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810篇
化学   3307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49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离子色谱法L—组氨酸/盐酸淋洗体系同时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纳  何华萍 《分析化学》1992,20(12):1477-1477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Co(Ⅱ)络合物为催化剂,α-卤代萘与叔己酮碳负离子的自由基链式亲核取代反应(SRN1)产物α-萘基叔己酮的薄层色谱扫描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的线性范围为0~4.4μg,平均回收率99%~101%,异板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3%,同板相对标准偏差为1.6%.  相似文献   
13.
通过2,5-二溴苯乙烯与对甲酰基苯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得到2,5-二(4′-甲酰基苯基)苯乙烯.在催化剂量的冰乙酸存在下,与光学纯的(S)-(-)-α-甲基苄胺或(R)-(+)-α-甲基苄胺发生缩和反应,得到了一对手性非外消旋单体,(+)-2,5-二{4-′[(N-(S)-α-甲基苄亚胺基)次甲基]苯基}苯乙烯和(-)-2,5-二{4′-[(N-(R)-α-甲基苄亚胺基)次甲基]苯基}苯乙烯.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或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经自由基溶液聚合得到光学活性聚合物.比旋光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圆二色光谱研究表明,聚合物主链可能形成了某一方向占优的稳定螺旋构象,且该螺旋构象的旋光方向与单体的旋光方向相反.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的光学活性有很大影响,在极性较大的芳香族溶剂和较高温度下得到的聚合物具有和单体相差更大的比旋光度.侧基的手性基团脱除后,聚合物仍具有一定的旋光性,说明聚合过程中形成的螺旋手性具有一定的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14.
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对CH自由基的基态(X2Π)和低激发态(a4Σ-)的光谱数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基态CH(X2Π)时,在QCISD(T)/6-311G (3df,3pd)水平上,计算所得的键长R=0.1120981nm,偶极矩μ=1.5891 Debye,ν=2845.43cm-1均与实验值相吻合,在B3PW91/6-311G (3df,3pd)理论水平上,计算的基态能量为-38.496143 Hartree,误差仅为0.22%;对低激发态CH(a4Σ-),使用含时的密度泛函方法(TDDFT)和大基组6-311 G(3df,3pd)计算所得的R=0.1094nm,垂直跃迁能量为0.926eV,均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5.
王霞敏  杨赛丹  陈扬骎  杨晓华 《光学学报》2006,26(12):1866-1870
为了获得CH分子束及其相关特性,以氦气为载气,利用直流脉冲放电技术产生了CH分子束。实验记录了放电时间相对于脉冲分子束不同延时CH光谱信号强度的变化,放电相对延时为460μs左右获得最大的信号强度。研究了在保持CH4/He总气压3 atm和放电电压-4 kV不变的条件下CH分子束强度与不同配比的关系,建立了理论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理论拟合,拟合曲线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配比为1%(甲烷与氦的气压比为1∶99)左右能够维持较稳定的放电现象和较强的放电强度而获得较强的CH自由基束流。在这一配比下对CH(A2Δ-X2Π)(0,0)带发射光谱进行探测和分析,获得CH(A2Δ)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分别为2455 K和4575 K,并估计此时每个脉冲中大约包含1013~1014个CH自由基。  相似文献   
16.
17.
18.
5一Br—PADAP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存在下同时测定Cu^2 和Zn^2 ,找出最佳实验条件,对水和血清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芳环羟基化HPLC分离荧光法检测Cu(Ⅱ)-H2O2体系中产生的·OH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L-苯丙氨酸为探针,使用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FLD)和荧光分光光度分析(FS)两种方法平行检测Cu(Ⅱ)-H2O2 体系中产生的·OH.试验采用的激发波长277 nm,发射波长306 nm.体系在反应前后的荧光变化,可反映·OH产生量.对FLD与FS所得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较高一致性.FS使用混合体系检测,易对荧光的产生造成干扰,而FLD法没有干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