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32篇
化学   1687篇
晶体学   17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31.
对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的合成工艺及结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基于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的基本结构与性质,从合成反应基本历程及代表性制备工艺方法出发,介绍了二烯丙基季铵盐类、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类和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类三类最为重要的季铵盐阳离子单体的合成、聚合及结构改性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已有研究工作的特色与不足,并认为开发高质量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类单体及聚合物产品以及高纯度质量稳定的阳离子单体制备新工艺是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2.
刘永强  陈倩  于泓  唐慧慧 《分析测试学报》2014,33(10):1154-1159
建立了离子交换色谱-直接电导检测法分离测定3种同系物季铵盐离子液体阳离子(四甲基铵、四乙基铵和四丙基铵阳离子)的方法。采用磺酸型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以乙二胺-柠檬酸-乙腈为淋洗液,考察了淋洗液种类、浓度及色谱柱温度对3种阳离子保留的影响。并根据测定对象不同,调整乙二胺浓度及乙腈含量以改善分离效果。淋洗液中增加乙腈含量,可明显缩短四丙基铵阳离子的保留时间,并改善其色谱峰形。季铵阳离子同系物的保留符合碳数规律。优化的色谱条件为:流速1.0 mL/min,色谱柱温度40℃;以0.02 mmol/L乙二胺-0.12 mmol/L柠檬酸(pH 4.0)为淋洗液分离测定四甲基铵;以0.2 mmol/L乙二胺-0.4 mmol/L柠檬酸-1%乙腈(pH 4.0)为淋洗液分离测定四乙基铵和四丙基铵。所测阳离子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15,0.22,1.88 mg/L,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2.3%。将方法应用于表面活性剂和实验室合成的离子液体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9%~104%。本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3.
齐嘉媛  朱焕焕  黄昕 《结构化学》2014,33(7):959-970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electronic/geometrical structures and the parity alternation effect of silicon-doped ternary cationic clusters HCnSi2+(n = 1 ~9)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the coupled cluster level. The ground-state (G-S) isomers of the clusters have been defined. The C, chains of the G-S isomers display polyacetylene-like structures. The even-n cations are more stable than the odd-n ones. Such a trend of even/odd alternation has been elaborated based on concepts of the bond character, atomic charge, incremental binding energy, ionization potential, proton affinity and fragmentation energies of the systems. The findings accord with the relative intensities of HC,,Si2+ species recorded in the related mass spectrometric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异氰酸酯与端羟基聚己内酯反应制备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再接枝到淀粉纳米晶表面,制备了端基分子量可控的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分别用FTIR和1H NMR对所制备的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少量聚己内酯接枝到淀粉纳米晶表面。XRD结果表明,接枝了少量聚己内酯后的淀粉纳米晶的晶型和结晶度与未接枝的淀粉纳米晶基本一致。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的熔融温度由115℃左右提高到122℃左右,并且温度范围变宽。浸润性实验表明,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与水不浸润,其表面已具有疏水性。聚己内酯仅接枝在淀粉纳米晶的表面,改善了淀粉纳米晶表面的疏水性能和与聚酯类聚合物的界面相容性。聚己内酯接枝淀粉纳米晶有望用于可降解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改善其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等。  相似文献   
135.
田苗苗  刘心  杨丽 《色谱》2020,38(3):356-361
以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EMIm]TS)为背景电解质,采用双端进样方式,实现了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同时分析测定葡萄酒中无机阳离子(K+、Ca2+、Na+、Mg2+和Li+)和阴离子(Cl-、SO42-和ClO3-)。[EMIm]TS作为电泳缓冲溶液的同时,其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作为样品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组分的间接紫外检测的背景电解质。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可在6.5 min内完成8种无机离子的同时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005~0.7 g/L,相关系数为0.963~0.995,检出限(S/N=3)为1.2~12.5 mg/L。该方法成功测定了3种不同品牌的市售葡萄酒中8种无机离子。在3个加标水平下,8种无机离子的回收率为90.1%~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 4.8%。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葡萄酒中无机阴、阳离子的同时分离检测,且方法简单、快速且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6.
徐国华  成凯  王晨  李从刚 《化学进展》2020,32(8):1231-1239
在生物体内到处都是由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各种不同生物凝聚态物质,这些生物凝聚态物质形成不同的高级结构,执行不同的生物功能。获取这些生物凝聚态物质的高分辨结构是理解生命过程的重要途径。在离体环境中,获取高分辨结构的手段主要有X-射线晶体衍射、冷冻电镜和核磁共振等,而在活细胞内原位研究生物凝聚体的结构,核磁共振和化学交联质谱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总结了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生物凝聚态物质进行多层次结构表征的研究进展:包括简单纯化体系下的蛋白质分子机器,蛋白质纤维等;液-液相分离,大分子拥挤、限域等模拟细胞复杂环境下的生物大分子以及活细胞内生物大分子。  相似文献   
137.
采用乙醇浸提法来提取地锦草中的有效成分,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对地锦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了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曲霉的抗菌性能,并对地锦草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锦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5%,料液比为1∶15,提取次数为3次;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地锦草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在浓度为8 mg/mL最为明显;抗菌性能实验表明,地锦草具有抗菌性能,且对青霉、曲霉的抗菌效果比较显著;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的实验表明,地锦草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能力,在pH 6.8、浓度为4.8 mg/mL、温度为70℃时,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8.
以环戊二烯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为引发剂,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氧化环己烯(CHO)阳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CHO聚合反应影响很大。CHO在一系列温度下等温聚合时,放热量和转化率均在40℃左右最高,而聚合反应速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HO聚合反应属一级反应,化能为-9.87kJ/mol,并对聚合反应历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9.
本文研究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Zn^2+-Na^+交换过程的动力学。讨论了交换方向、温度和粒径对交换速率的影响。测出不同控制机理,不同交换方向时的传质参数和25℃-53℃范围内的扩散活化能。发现在低浓度ZnCl2溶液与Na^+型树脂交换时,用液相分析是液膜扩散控制过程,但用电子探针固相分析却表明树脂内有明显的浓度梯度。说明仅用液相浓度变化与模型方程拟合的方法来判断速率控制机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0.
The watermiscible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 orate ([bmim] [BF4]) is a model system for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onic liquid and water molecules. In this work the orient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low concentrated aqueous solution of [bmim] [BF4] at the air/liquid inte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sum frequency gener ation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the butyl chain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gauche defect, indicating a disordered conformation; and the cation ring oriented with a fairly small tilting angle at the surfac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cation ring tended to lie flat at the surface, and the gauche defects of the butyl chain decreased due to the intermolecular chainchain interactions and the consequent more ordered interfacial molecular arrangement. Additionally, the antisymmetric stretching mode in the PPP and SPS spectra exhibited a peak shift, showing that there exists more than one kind of orientation or chem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butyl CH3 group. These results may shed new light on understanding the surface behavior of watermiscible ionic liquids as well as the imidazolium based surfact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