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4篇
  免费   3603篇
  国内免费   10533篇
化学   17215篇
晶体学   776篇
力学   691篇
综合类   324篇
数学   226篇
物理学   7608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632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660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746篇
  2014年   1470篇
  2013年   1391篇
  2012年   1170篇
  2011年   1261篇
  2010年   1254篇
  2009年   1307篇
  2008年   1347篇
  2007年   1121篇
  2006年   1286篇
  2005年   1230篇
  2004年   1125篇
  2003年   1053篇
  2002年   862篇
  2001年   782篇
  2000年   636篇
  1999年   616篇
  1998年   455篇
  1997年   483篇
  1996年   387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341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52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4-Morpholinoacetophenone thiosemicarbazone, MAPT, and its nickel(Ⅱ) and copper(Ⅱ) complexe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pectral methods (FT-IR, ^1H NMR) and cyclic voltammetry.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in DMF media showing metal centered reduction processes for both of them. The redox properties, nature of the electrode processe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lexes were discussed. [Cu(MAPT)2]Cl2 complex shows Cu(Ⅱ)/Cu(Ⅰ) couple and quasi-reversible wave associated with the Cu(Ⅲ)/Cu(Ⅱ) process. The reduction/oxidation potential values depend on the structures of complexes. Also,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these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against S. aureus, E. coli and B. subtilis.  相似文献   
922.
以氨水和硝酸锌为前躯体,采用低温水溶液法在涂敷ZnO晶种层的玻璃衬底上外延生长了ZnO纳米棒晶阵列。应用SEM、TEM、SAED和XRD表征了ZnO纳米晶的形貌和结构。讨论了该组成体系水溶液法纳米棒外延生长的机理及其对棒晶形貌的影响。通过对水溶液pH值的原位二次调整,制备出了ZnO纳米管和表面绒毛状的棒晶阵列,基于生长机理探讨了它们的形成原因,为实现不同形貌ZnO纳米晶阵列的优化控制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ZnO均属沿c轴择优取向的六方纤锌矿结构。  相似文献   
923.
基于SnO2为修饰层的Au-Pt / SnO2 / Au复合电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真空镀膜法在Au电极上沉积SnO2薄膜,在HAuCl4和H2PtCl4的混合溶液中利用直接还原法,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组装在SnO2 / Au电极上,得到Au-Pt / SnO2 / Au复合电极。采用SEM、TEM、XPS及CV曲线测定对Au-Pt / SnO2 / Au复合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电极上双金属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粒子粒径约为25 nm左右。SnO2作为修饰层以配位键与双金属纳米粒子结合。Au-Pt / SnO2 / Au复合电极具有良好对甲醇氧化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24.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消解原油和渣油样品,研究了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油和渣油中铁、镍和铜的方法。考察了最佳样品用量、酸用量、微波消解时间、消解压力、消解功率,确定了微波消解原油和渣油的最佳程序。此法样品损失少,酸用量少,降低了环境污染,所用时间缩短了3.5倍。测定结果与灰化法结果一致,铁、镍和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6%,1.4%和1.6%。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25.
二氧化硅纳米与微米颗粒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s)与微米颗粒(SiMPs)作为固定化载体, 选择多聚酶牛肝过氧化氢酶(CAT)和单体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酶模型, 通过考察酶固定化后在酶活回收率、热稳定性、 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以及酶在水-有机溶剂混合体系中催化能力的变化, 对载体与酶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 酶活回收率结果表明, SiNPs显示出比SiMPs优越的对酶无选择性的高生物亲和性, 而SiMPs则能使固定于其上的酶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且二者都能使固定化酶在有机相中的稳定性得到明显增强. 但酶促反应最适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对不同类型的酶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则表现出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926.
球磨-溶剂热诱导法合成WS2纳米棒及其摩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将WS2与S粉末混合球磨,得到纳米片状结构的前驱体,然后添加分散剂聚乙二醇(PEG)用溶剂热诱导的方法使纳米片状前驱体发生结构转变,制备了棒状结构的WS2纳米材料。用XRD、SEM、TEM等方法对WS2纳米棒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并对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7.
单分散、小粒径金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种子生长法合成了形状规则、尺寸单一的形状不同金纳米颗粒. 其中立方体纳米颗粒的边长为33±2 nm, 它是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存在的条件下, 在种子的表面上用弱还原剂——抗坏血酸还原而成的. 在这个体系中, 表面活性剂CTAB既作为保护剂又作为颗粒成长的导向剂. 用UV-vis, TEM, XRD对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几何形状、纳米颗粒的单层膜概貌以及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作了表征. 考察了种子生长的时间、种子的量、抗坏血酸的量对生成纳米颗粒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8.
郭明  孔亮  历欣  邹汉法 《色谱》2002,20(2):137-139
 用磺化四苯基卟啉 (TPPS4 )作柱前衍生试剂 ,在微波作用下进行衍生反应 ,研究了衍生和分离Ni2 + ,Mn2 + ,Zn2 + 和Cu2 + 的最佳条件。在 75 0W的微波作用下衍生反应 3min ,在C18柱上采用乙腈 水 (体积比为 2 2 5∶77 5 )体系作流动相 ,四乙基溴化铵 (TEABr)作离子对试剂 ,在 415nm处检测 ,建立了微波衍生 离子对高效液相快速分离、光度检测Ni2 + ,Mn2 + ,Zn2 + 和Cu2 + 的新方法。络合物和反应试剂在 15min内出峰完毕。Zn2 + ,Cu2 + ,Ni2 + 和Mn2 + 的检测限分别为 0 0 5 μg/L ,0 0 1μg/L ,0 10 μg/L和 0 40 μg/L。  相似文献   
929.
The title complex Cu[C5H3N(CCH3=N-C6H5)2]2(PF6)2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Schiff base C5H3N(CCH3=N-C6H5)2 and cupric sulfate in toluene solu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and the chemical formula weight of the complex is 1041.85. The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1 and cell parameters: a=12.6470(10)?, b=14.123(2)?, c=15.613(2)?;α=66.150(10)°,β=79.470(10)°,γ=78.290(10)°, V=2481.6(5)?3, Z=2, Dc=1.394Mg·m-3 and F(000)=1064. The final R[I >2σ(I)]:R1=0.0668, wR2=0.1927; R(all data): R1=0.1133, wR2=0.2357. The Cu(Ⅱ) was coordinated by six nitrogen, at the same time the Cu(Ⅱ) formed a distorted octahedron, besides the angles and planes of this compound were discussed . The result of kinetic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indicated that the first step of it is 2 series chemical reactions, the function of machanism is f(a)=(1-a)2,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is 144.64E/kJ. CCDC: 180872.  相似文献   
930.
纳米Y2O3/钴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组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5 kW CO2激光器,在Ni基高温合金表面,熔覆纳米稀土氧化物(Y2O3)/钴基合金复合材料,制备了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了熔覆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熔覆层的主要相组成为γ-Co,ε-Co,Cr23C6和Y2O3;加入纳米Y2O3,凝固组织由细长的柱状树枝晶转变为较短的树枝晶;纳米Y2O3含量增大至1%时整个断面获得等轴晶组织;纳米Y2O3作为异质形核的核心,细化了组织;纳米Y2O3在熔覆层中分布不均匀,促进了γ-Co向ε-Co的转变;熔覆层的亚结构为堆跺层错.对熔覆层等轴组织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