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52篇
化学   244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用溶胶粒子表面修饰方法,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无机催化膜.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合适的金属配合物在胶粒表面的吸附作用,经溶胶凝胶过程,将活性组分结合到无机膜中.实验测定结果表明:(NiEDTA)2-,VO-3,MoO2-4,(Pd(NH3)4)2+,PdCl2-4,PtCl2-6和RhCl3-6可用来修饰AlOOH溶胶.以Pd/γAl2O3催化膜的制备为例,经三次溶胶凝胶过程,可制得无裂缺的厚度为9μm的Pd/γAl2O3催化膜,膜材料的平均孔直径为6nm,Pd被均匀地分布在膜的顶层,其平均粒径为23nm.  相似文献   
2.
A simple, rapid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biaryl compounds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氧化铝为载体的钯催化剂中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微波消解-AAS法测定氧化铝为载体的钯催化剂中钯的新方法,试验了微波消解溶样条件(溶解试剂、压力、时间和功率等),研究了测定介质的影响,通过在样品测定液中加入铝基体至铝浓度为4 mg/mL,消除了铝对钯测定的干扰.该法测定结果与光度法的结果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n=5).  相似文献   
4.
聚2,6-二甲基-1,4-苯醚负载钯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铸膜液的溶剂体系(溶剂和非溶剂)对不对称膜形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溶剂和透气性间的关系,本文考虑到了制备BCA梯度密度不对称膜的各种溶剂的一系列物理参数,得到了一些定性结果,并指出了更全面、明确、解释两者关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应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了二醋酸纤维素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二氯甲烷和甲醇4:1的混合溶剂中的尺寸和形态. 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在溶剂中形成单分子微球. 微球的尺寸随支链的长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在典型的Sieverts装置上采用等温等容(即PVT)法测定海绵钯粉末在T=278~323K吸放氕、氘的P-C-T曲线。结合文献给出的其他形态的Pd吸放氢结果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探讨了形态对钯-氢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宏观影响和微观本质。  相似文献   
8.
吸氢容量是一定温度下,钯合金吸氢至饱和时,生成的金属氢化物中氢的浓度。它是钯合金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数据之一。赵爽等人进行了LaNi5-xMx系列吸氢容量的理论预测,计算结果的平均误差为1.8%。本工作利用逐步回归法寻找影响钯合金吸氢容量的主要原子参量,建立了预计钯合金吸氢容量的半经验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10.
钯合金膜分离氢同位素是基于氕、氘、氚在钯中的溶解度、扩散系数和表面反应动力学特征的差异而进行的。与目前聚变堆燃料循环中广泛采用的低温精馏方法相比,钯合金膜分离方法的原料是气态,而且在分离过程中氢同位素气体以原子形态存在,具有原料滞留量小,装置设计简单等优点。然而对于钯合金膜来说,单位面积上透过的气体体积有限,在保持钯合金膜氢同位素选择性透过能力的前提下,在一定反应器规模下尽可能的增大钯合金膜的面积,从而提高钯合金膜分离氢同位素的能力就成了钯合金膜大规模应用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前期实验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钯合金膜分离器,但是单级分离器的氢同位素分离能力是有限的。为实现H2/T2混合气体的完全分离,可以将多级钯合金膜分离器以一定方式串接起来,构成一个具有连续分离特性的氢同位素分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