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化学   302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Cu(Phen)(L-Ser)(H2O)]Cl(1)和[Cu(Phen)(L-Tyr)(H2O)]Cl.2H2O(2)(Phen=1,10-邻菲咯啉、L-Ser=L-丝氨酸、-LTyr=L-酪氨酸).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NBT光还原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合物的SOD活性及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具有较高的SOD活性,配合物1、2催化O2-.歧化分解速率常数KQ值分别为3.16×107和1.54×107mol-1.L.s-1.  相似文献   
32.
由磺胺甲噁唑、对羟基苯乙酮和芳香醛反应直接合成了13个未见报道的β-氨基酮,反应选择性发生在羰基α位。产物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MS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试验显示,低浓度范围,所得化合物不仅显示一定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而且具有中等强度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反应元件(PPRE)的激动活性,8个化合物的激动活性超过40%,其中化合物11的活性达到72.7%。  相似文献   
33.
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酪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条件下,H2O2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酪氨酸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信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酪氨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7~2.0×10-5mol/L,检出限为1.0×10-7mol/L。对8.0×10-6mol/L的酪氨酸平行测定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9%。该方法可应用于尿液中酪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34.
35.
以N-乙酰-L-酪氨酸乙酯为原料,与6个取代芳胺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偶合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N-乙酰-L-酪氨酸乙酯偶氮衍生物,结构通过IR、~1H NMR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所合成化合物的偶氮式-腙式互变异构以及溶剂和pH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质-溶剂相互作用会影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的λmax发生微小的变化,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作用影响较大.溶液pH会直接影响偶氮式-腙式的平衡构成,随着pH的增加,腙式在偶氮-腙互变异构平衡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这些偶氮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类潜在的pH指示剂.  相似文献   
36.
刘春艳  姜申德 《应用化学》2011,28(8):892-896
设计合成了5种新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剂[O-(2-[18F]氟乙基)-L-酪氨酸的前体化合物:N-叔丁氧羰基-O-(2-甲磺酰/对硝基苯磺酰)-氧乙基-L-酪氨酸甲酯(9a,11a)和N-叔丁氧羰基-O-(2-甲磺酰/对甲苯磺酰/对硝基苯磺酰)-氧乙基-L-酪氨酸叔丁酯(9b,10b,11b)。 这些化合物以L-酪氨酸为原料,先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或与乙酸叔丁酯进行酯交换,再用叔丁氧羰基保护氨基,最后以碳酸钾为碱、18-冠-6为相转移催化剂与乙二醇的磺酸酯在丙酮溶液中加热回流形成目标化合物,总收率为30%~67%。  相似文献   
37.
Hu L  Tao WA 《色谱》2011,29(9):869-875
酪氨酸激酶在生物分子的信号转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除抗体技术外尚无有效的化学方法能够实现对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或多肽的选择性富集,然而抗体通常成本较高,而且往往会有模体序列的选择性识别。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酪氨酸磷酸化肽段的选择性富集,该方法利用了β消除反应只能发生在丝氨酸和苏氨酸磷酸化多肽的特性,以反相选择方法,从而实现对酪氨酸磷酸化肽段的选择性富集。以标准多肽对其反应效率和回收率进行了考察,20分钟内丝氨酸磷酸化多肽的β消除反应效率可达99%以上,而同时酪氨酸磷酸化肽段可保持70%的回收率。进一步以六种标准蛋白混合物的酶解产物对其进行考察,经β消除反应和亲和富集之后,只有酪氨酸磷酸化多肽可以被检测出来,该方法为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8.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对亚苄丙二腈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指示变量I,偶极矩Dipole和最低空轨道的能量ELUMO对亚苄丙二腈衍生物的抑制活性有很大影响,回归分析得到了相关性好的相关模型(R=0.95).I=0时,亚苄基丙二腈类衍生物的抑制作用由其化学反应性决定;I=1时其抑制作用由其静电性决定.  相似文献   
39.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利用计算机选择最佳波长组合,可实现三种组分的同时测定,合成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的准确和精密度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0.
柞蚕丝蛋白中酪氨酸分布的电子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丝和桑蚕丝均系由18种氨基酸组成的丝蛋白,但二者的性质差异较大。搞清酪氨酸在丝蛋白中的分布,涉及蛋白一级结构,才能有助于找出柞蚕丝与桑蚕丝性质差异的原因。为此我们研究了酪氨酸的分布。本文采用分级水解的方法,对柞蚕丝进行水解,测定各次水解液的紫外和荧光光谱,考察芳香氨基酸(指酪氨酸)在柞蚕丝中的分布。结果发现其分布呈“W”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