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0篇
  免费   1382篇
  国内免费   645篇
化学   1963篇
晶体学   89篇
力学   349篇
综合类   144篇
数学   233篇
物理学   251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无机纳米粒子/丁苯胶乳复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丁苯胶乳的复合材料,用脂肪酸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面改性,使之均匀分散在丁苯胶乳中,用红外、吸油性,润湿试验等方法对改性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纸张涂布和老化试验证明,纳米碳酸钙和纳米氧化锌具有优良的隔热效果,纳米氧化锌还有很好的防紫外老化功能,对以纳米TiO2为核,包覆苯丙共聚物的乳液矣合也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二芳基乙烯;超声条件下芳基格氏试剂与4-烷基苯乙酮的反应  相似文献   
93.
芯片国管电泳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林炳承 《分析化学》2002,30(3):359-364
芯片毛细管电泳(Chip-CE)技术在近几年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着重介绍芯片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对等电聚焦、等速电泳、自由溶液电泳及胶束电动色谱等其它芯片电泳模式也有所提及。讨论了芯片材料和制作技术、芯片的几何形状、样品的操作和衍生、检测及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94.
电极法测定废水中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电极法测定废水中氨氮时,以吹气法代替蒸馏法对废水水样进行预处理,简化了水样预处理的程序,样品中氨氮的释出率可达90%,加标回收率在60%-98.8%之间。对两种废水样各分析8次,得出其RSD值均小于5%。按3倍标准偏差计算方法的检出限为0.008 mg.L-1。定量测定的最高值为350 mg.L-1。  相似文献   
95.
笼形聚氨肟树脂的研究:碱处理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碱处理的笼形聚氨肟树脂(BCAO)对二价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吸附结果若生成2:1配的,得Mg^2+,Ca^2+,Ba^2+,Mn^2+,Co^2+,Ni^2+,Zn^2+,Cd^2+,Pb^2+,Cu^2+离子的吸附效率分别是27.1、29.2、30.4、29.0、27.1、30.8、45.0、39.8、60.3、62.1%,Hg^2+离子的吸附效率高达105%,表明在吸附过程中同时生成2:1  相似文献   
96.
过碳酸钠-醋酸酐作用下的Baeyer-Villiger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妍  胡辉  方屹  艾慧  陶凤岗 《有机化学》1996,16(1):64-67
在醋酸酐介质中, 过碳酸钠可以与酮进行Baeyer-Villiger反应, 将它们氧化成相应的酯。其中脂环酮的反应结果较好, 环内酯的产率约为80%。芳香酮除芳环被活化的以外, 效果欠佳。当反应施加超声辐射后可显著加快反应速度, 并对过碳酸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黄根龙 《化学进展》1998,10(2):215-227
综述了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其进展。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时控性研究,合成,加工工艺改进以及降低成本的研究,可控光-生物降解的合成降解性研究和一次性使用塑料实用性研究,仍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8.
1. Introduction As an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methane, the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was focused in the last decade [1-28]. Over the Mo/HZSM-5 bi- functional catalyst at high reaction temperature, methane can be converted into light aromatics (ben- zene and naphthalene) and hydrogen. Mo active species can activate the C—H bond of methane; and HZSM-5 supplies the acid sites for the oligomeriza- tion and cyclization of hydrocarbons to form aromat- ics, and suppresses the deeper condens…  相似文献   
99.
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亲水化改性及功能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有物理共混、化学共聚、表面涂覆、表面化学处理、表面接枝等几种。其中物理共混和表面涂覆法比较成熟且已获得应用,而PVDF微孔膜的表面化学处理、等离子体或光引发改性技术以及环境敏感性等将成为PVDF微孔膜的改性和功能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0.
Dehydrogenation of 9-hydroxy decalinic enones and analogs with DDQ resulted in a formal dienone-phenol type rearrangement via B-ring cleavage,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dienone acetates underwent base-catalyzed formal dienone-phenol type rearrangement analog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