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2篇
  免费   937篇
  国内免费   4884篇
化学   6533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120篇
数学   193篇
物理学   234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31.
添加SrO使La2O3/CaO催化剂的碱性增强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C2产率提高,但反应温度随SrO含量增加而升高.反应活性高的SrO-La2O3/CaO催化剂,容易被CO2中毒.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活性位被碳酸盐覆盖.催化剂失活之前,反应气中添加CO2可抑制产物中CO2的生成,提高C2产率  相似文献   
32.
本文用Claisen缩合反应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一种新的β-二酮,α-萘甲酰呋喃甲酰甲烷(α-NFM),考察了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其存在着互变异构。  相似文献   
33.
在(NH4)3VS4/CuI/Py反应体系中合成了新化合物 [VS4Cu6(Py)8I3]并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C40H40N8Cu6I3S4V)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Fdd2, 晶胞参数为: a = 29.924(6), b = 13.475(3), c = 25.853(5) , V = 10425(4) ?, Dc = 2.006 g/cm3, Mr = 1573.92, Z = 8, (MoK) = 4.546 mm-1, F(000) = 6048。结构由直接法解出, 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 最终偏离因子R = 0.023, wR = 0.069。簇合物分子是由6个带端基配体的Cu沿着四面体单元VS4的6条SS边配位而成, 6个Cu排列成了1个八面体, V基本位于八面体的中心, 整个分子具有C2对称性。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索低温可调控ZnO薄膜沉积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ZnO薄膜制备方法,即离化团簇束(ICB)法,并自行设计研制了应用该方法制备ZnO薄膜的专门装置.采用超音速喷嘴获得高速锌原子团簇束,用Hall等离子体源产生氧离子束离化锌原子团簇,获得了较高的离化率.在沉积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衬底偏压、氩氧比、衬底加热温度等参数,来控制成膜的质量;应用这个装置成功地在硅衬底上制备的ZnO薄膜,经XRD和EDS检测,薄膜的c轴取向一致,Zn、O原子百分比接近于1:1,成膜质量好.  相似文献   
35.
小分子硫原子团簇正离子的结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分子图形软件设计出 4 9种硫原子团簇Sn+ (n =3~ 13)的结构 ,使用B3LYP密度泛函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 ,根据分子的总能量得出最稳定的同分异构体 .在硫原子团簇正离子中 ,大部分原子为二配位成键 .带有一、三配位的原子结构的总能量较高 .部分最稳定硫原子团簇正离子的构型与最稳定的中性硫原子团簇的构型完全不同 .  相似文献   
36.
Irn(n=2-25)团簇基态结构的遗传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遗传算法结合Gupta紧束缚模型势研究了Irn(n=2-25)团簇的基态结构.分析了Irn(n=2-25)团簇的基态结构随团簇尺寸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Irn(n=2-25)团簇的每个原子的平均束缚能和平均第一近邻随团簇尺寸的增加而增大,以总束缚能的二阶差分为判据,Irn(n=2-25)团簇的幻数是4、7、9、13、15、19、23.  相似文献   
37.
纳米晶ZrO2:Er3+-Yb3+的制备及其室温上转换发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莹  吕树臣  周百斌  辛显双 《物理学报》2006,55(8):4332-4336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ZrO2:Er3+-Yb3+纳米晶粉体,所制备的纳米晶粉体具有较强的室温上转换发射和红外发射.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质随着Yb3+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X射线衍射谱分析发现,经800℃煅烧2h后得到的ZrO2:Er3+-Yb3+纳米晶是四方相和单斜相的混合结构,经950℃煅烧2h后得到的样品以单斜相为主,随着Y  相似文献   
38.
此文报道了H+、H+2和H+3离子通过碳膜后,在其中产生的各种微量产物的测量结果.讨论了离子与碳膜作用中的电荷交换过程.分析了这些微量产物的形成机理.实验证明在产物的形成中电荷交换过程起关键作用.研究了离子与碳膜作用中的团簇效应和尾流效应.  相似文献   
39.
在常温常压下采用新型旋转电极等离子体反应器,对辉光等离子体作用下的甲烷偶联反应制C2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偶联反应的主要产物为C2H2,占C2烃的80%以上,能量效率在5.6%~11.2%之间;增加H2含量可以提高CH4转化率和C2烃收率;在500~2200kJ•mol−1的能量密度范围内,CH4转化率随能量密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加,C2烃收率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呈峰形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0.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l12N和Al12B团簇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性质,通过各种异构体的比较,发现两种掺杂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都是完好的二十面体(Ih)结构,N(B)原子占据在二十面体的中心.高对称性团簇形成稀疏离散的电子态密度和大的电子能隙.在Al-N之间发生较大的电荷转移.因此我们建议把Al12N团簇看作是碱金属超原子,Al12B团簇看作是卤素超原子,用来构造团簇组装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