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54篇
化学   578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研究了2-甲基-1,3-顺丁二烯在Rh(Ⅰ)催化下与苯甲醛反应生成高烯丙基醇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了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能量和振动分析确认了过渡态的真实性.并且在相同基组水平上应用自然键轨道(NBO)、前线轨道理论和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成键特征和轨道间的相互作用.报道了可能的反应通道IA:Re→ IMA1→TSA1→IMA2→ IMA3→ TSA2→IMA4→IMA5→ TSA3→IMA6→PA;IB:Re→IMB1→TSB1→IMB2→IMB3→TSB2→ IMB4→ IMB5→TSB3→ IMB6→ PB,根据相对能量分析确定反应通道IB具有相对较低的活化能,是反应的主通道,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2.
Fe(acac)3-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Fe(acac)3-Al(i-Bu)3催化体系催化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聚合反应,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BMA的聚合速率与单浓度呈一级关系,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1.9kJ/mol.  相似文献   
83.
以地 键能键级法进行隧道效应修正,使其估算结果更加准确;并在此基础上,对某些含有强 极性分子参加的反应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阿累尼乌斯方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靳福泉 《大学化学》2007,22(5):45-47
用微分法对k=Aexp[-(Ea)/(RT)]、A和Ea均不随温度变化且Ea>0的基元反应进行了讨论。结论为:在一定温度下,(dlnk)/(dT)总是Ea的增函数,当EaRT时,(dk)/(dT)是Ea的减函数。在一定活化能下,(dlnk)/(dT)总是T的减函数,当T<(Ea)/(2R)时,(dk)/(dT)是T的增函数,当T>2ERa时,(dk)/(dT)是T的减函数。  相似文献   
85.
采用一种直观解析法,从研究高速运动细棒的视状出发来说明在相对论意义下运动物体(如正方体,球体等)的视状畸变,结果表明,高速运动物体的视状一般不仅仅是发生“表现旋转”而是依具体的条件而发生不同的形变,在特殊条件下,洛伦兹收缩也是可见的。  相似文献   
86.
反应挤出接枝共聚反应表观链增长常数的测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预辐照的LLDPE反应挤出接枝MA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不同部位取样,用FFIR分析接枝物及均聚物的产量,并用ESR测试链增长自由基浓度,设计了测定接枝和均聚反应初始阶段的表观链增长常数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测试范围内表观接枝链增长常数不同于均聚链增长常数;所得的测量值符合理论预测值,证明测试方法适合高温熔融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增敏光度法测定定影废液中的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6.86时,Ag+与二甲酚橙(XO)、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发生显色反应,Ag+-XO-CTMAB三元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8×106L/(mol·cm),Ag+含量在0.0~50.0μg/(25mL)内服从比耳定律。将该法用于定影废液中微量Ag+的测定,回收率为96.7%~100.8%。  相似文献   
88.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钍(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硝酸介质中,钍(Ⅳ)能较灵敏地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苦胺酸偶氮变色酸褪色的指示反应,研究了该催化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动力学测定钍(Ⅳ)的方法.线性范围(0-2.5)μgTh4+/25 mL,检测限为1.673×10-9g/mL.用于稀土矿中钍(Ⅳ)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9.
用原子矩阵法对工业级次氯酸钠水溶液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矩阵法探讨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aClO的强氧化性主要是靠NaClO分解出的原子氧[O]而得以体现,反应时间越长,分解越彻底,次氯酸钠水溶液的反应宏观表现为准一级反应,浓度和温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
本文讨论了在高速运动情况下对运动体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问题,揭示出当按通常意义进行了测量时,由于视状光学畸变和信号行差的影响,使测得的长度和时间一般不满足洛仑兹变换的结果;由于视状光学畸变和信号行差效应分别叠加在洛沦兹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效应上,使测犁表观长度和表观时间间隔按多普勒频移因子变化,而只有在特殊的条件下,洛仑兹变换折结果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