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4篇
化学   912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物理学   1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ω-溴代芳香基乙酮与3-(D-葡萄糖-1-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3-(D-葡萄糖-1-基)-6-芳基-7H-1,2,4三唑并[3,4-b[1,3 ,4]噻二嗪.用元素分析,IR,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NMR波谱特 征,并以^1H-^1H COSY,^13C-^1H COSY,COLOC二维NMR技术对其^1H NMR,^13C NMR的谱峰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52.
Fe(Ⅱ)-EGTA催化光度法测定葡萄糖的研究高景芝李春颖王孝珍(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37)以金属卟啉化合物代替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光度法测定葡萄糖的研究早有报道[1],该法克服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价格昂贵、性质不稳定、易失活变性的缺...  相似文献   
53.
景爱华  施萱  董健  钱卫平 《化学学报》2007,65(18):1995-2000
首先以NaBH4作为强还原剂在CuSO4溶液中快速形成Cu2O晶核, 然后以葡萄糖为温和的还原剂和保护剂, 由晶核生长成Cu2O立方体, 并以其为模板制备中空的球状CuxS纳米笼子.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衍射仪(XRD)和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对产物进行表征. 葡萄糖和铜盐的物质的量的比、加热状况、pH等反应条件影响Cu2O的形貌. CuxS纳米笼子的外壳厚度由参与反应的Cu2O和Na2S的物质的量的比决定.  相似文献   
54.
氯化血红素催化新型荧光反应测定葡萄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流动注射分析了研究了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过氧新型荧光底物(N,N-二氰甲基邻苯二胺,DCMOPA)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定量测定氧化氢及催化氯化血红素的浓度。  相似文献   
55.
刘百祥  李青山 《分析化学》1998,26(11):1365-1368
铂比互铂化处理后,形成疏松,粗糙的表面,将四硫富瓦烯-四氰基奎诺二甲烷导电有机盐入到铂化的铂黑微粒中。将3-羰基丁酸吡咯与吡咯按适当的比例在其表面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聚合形成的杂聚膜中制成微酶电极。该微酶电极测定时几乎不受氧分压影响,灵敏度高,响应快。  相似文献   
56.
 高大的树木往往叶片也较小,美国哈佛大学的詹森(KaareJensen)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兹维尼奇(MaciejZwieniecki)认为其原因就在于树木的循环系统。葡萄糖来自于光合作用,尽管叶片加速了这一进程,但是树干、枝杈和茎却可能成为运输瓶颈。在某些情况下,叶片较大并无价值。因为树木越高大,这种瓶颈效果就越显著。当然,叶片也不能太小。  相似文献   
57.
利用XRD、SEM、EDS、BET、激光粒度、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葡萄糖为碳源对溶胶凝胶法制备Li1.2Ni0.13Co0.13Mn0.54O2正极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前驱体中未加入葡萄糖所制备的材料相比,掺葡萄糖后样品颗粒分布相对均匀,粒径变小,D50从11.56减小至9.94 μm,比表面积增加近1倍.经0.05C充放电活化后,未掺葡萄糖和掺葡萄糖样品0.2C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83.4、211.6 mAh·g-1,2C容量分别为其0.2C的62.2%、77.6%.1C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3.3、173.6 mAh·g-1,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1%、100%.掺葡萄糖可降低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减少电荷传递阻抗、Warburg阻抗以及双电层弥散效应,但不改变材料的晶型结构.  相似文献   
58.
为拓展脱氧葡萄糖(DG)在肿瘤代谢显像中的应用,以新型核素64Cu标记葡萄糖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DG).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于25℃反应30 min后得到高放化纯度和高比活度的标记化合物64Cu-DOTA-DG,标记产物经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Radio-HPLC)检测.体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64Cu-DOTA-DG有良好的稳定性.将64Cu-DOTA-DG通过尾静脉注射入荷瘤肝癌细胞(Hep-G2)裸鼠体内,分别于注射后1和3 h进行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icro-PET)显像.结果表明,其在肿瘤部位有所富集.64Cu-DOTA-DG的合成及分子显像研究拓宽了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为代表的肿瘤代谢类显像剂的应用范围,为新型核素标记肿瘤代谢显像剂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9.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酸性质的β分子筛催化剂, 通过固体核磁共振(NMR)探针分子技术对其酸性质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其催化葡萄糖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的性能. 吸附三甲基磷的31P NMR实验结果表明, 含有骨架Sn以及Al原子的Sn-Al-β催化剂同时具有Br?nsted与Lewis酸性. 通过2-13C-丙酮探针分子区分出 3种酸强度的Br?nsted酸位, 其中一种酸强度接近“超强酸”, 可能是由于空间邻近的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发生协同作用产生的. 葡萄糖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的催化反应结果表明, 相比于分别只含有Lewis酸位和Br?nsted酸位的Sn-β和Al-β样品以及两者的物理混合样品, Sn-Al-β分子筛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与产物选择性, 这主要是由于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的协同作用产生了强Br?nsted酸位, 这种强Br?nsted酸位进一步导致了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0.
水热法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Si@C电极材料的一种制备方法,其反应条件是影响产物最终形貌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采取最佳的反应工艺可以大大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中, 使用葡萄糖作为碳源, 光伏切割废料硅为硅源, 探究了水热法制备核壳结构Si@C电极材料的最优工艺, 分别研究了温度、 原料浓度、 反应时间和原料比例对产物的形貌、 性能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葡萄糖浓度为0.5 mol·L-1, 硅与葡萄糖重量比为0.3:1, 反应温度190 oC, 反应时间9 h), 得到了包覆完整、 粒径适中的Si@C电极材料(CS190-3), 对以该样品为负极的扣式半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 在655 mA·g-1的电流密度下, 其首圈放电比容量为3369.5 mAh·g-1, 经过500次循环剩余容量为1405.0 mAh·g-1。倍率测试中, 在65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其剩余容量为937.1 mAh·g-1,当电流密度恢复至655 mA·g-1时,电池放电比容量仍可恢复至1683.0 mAh·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