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3篇
化学   308篇
综合类   10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o改性Mo/MCM-22催化剂上甲烷无氧芳构化及积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o的添加对Mo/MCM-22催化剂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发现用共浸渍法制备的Co/Mo摩尔比为0.2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先浸渍Mo后浸渍Co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XRD实验表明,Co及Mo的氧化物均高度分散在分子筛表面,其担载降低了分子筛的衍射强度.不同接触时间下催化剂的反应结果表明,接触时间长,积炭选择性随接触时间增加而迅速增加;接触时间短,积炭选择性随接触时间增加而减少.积炭催化剂的TG研究表明,催化剂上的积炭主要有两种形式.低温积炭随反应时间增加而迅速增多,高温积炭的变化则较为缓慢.低温积炭可能是导致催化剂活化和失活的主要原因.高温积炭可能是一种大分子量的碳氢物种,位于MCM-22分子筛的“超笼”中,表明MCM-22有较大的容积炭能力.  相似文献   
102.
1,3,5-三芳基吡唑类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现了一种以查耳酮(1a~1g)等不饱和酮(1h)和苯肼为主要原料,二氢铬酸四吡啶合钴(TPCD)为脱氢芳构化试剂,经“一锅法”合成1,3,5-三芳基吡唑(3a~3g)等吡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合成过程中首先生成的1,3,5-三取代吡唑啉不需要分离,直接在二氢铬酸四吡啶合钴氧化下脱氢芳构化成相应的吡唑类化合物,反应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不受加入的二氢铬酸四吡啶合钴影响.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65%~93%).  相似文献   
103.
由于 MCM- 2 2分子筛 [1] 具有独特的结构性质 ,故在许多烃类转化反应中已表现出突出的催化特性 [2~ 4 ] .我们在甲烷无氧芳构化的前期工作中发现 [5] ,酸性适当 ,具有交叉孔道且孔径与苯的动力学直径 (~ 0 .6nm)相当的分子筛载体活性较高 .MCM- 2 2的酸性与 ZSM- 5相当 [6 ,7] ,且拥有两套互不相通的多维孔道体系 [8] ,一套为二维正弦孔道 ,有效孔径为十元环 ( 0 .4nm× 0 .59nm) ;另一套亦为十元环孔道体系 ( 0 .4nm× 0 .54nm) ,但含有内径为十二元环的超笼 ( 0 .71 nm× 0 .71 nm× 1 .82 nm) .因此 ,以 MCM- 2 2为载体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4.
新型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剂MoO3/MCM-49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Bennett[1]等合成出新型分子筛MCM 4 9以来 ,有关其结构及性质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 .Ben nett[1]指出 ,MCM 4 9在一些特殊的催化反应上表现出了比MCM 2 2更高的活性 (如在丙烯无氧芳构化反应中 ,MCM 4 9上丙烯的转化率为 7 1 6% ,远大于MCM 2 2的 2 64% ) .MCM 4 9的发现时间较晚 ,且合成相对困难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其性质的进一步研究 .对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反应的研究发现 ,酸性适当且具有交叉十元环孔道体系的分子筛载体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MCM 4 9与MCM 2 2均具有两套互不相通的交叉…  相似文献   
105.
Ni改性Mo/HZSM-5催化剂上甲烷芳构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i改性Mo/HZSM-5催化剂上甲烷芳构化性能研究王冬杰,张一平,费金华,郑小明(杭州大学催化研究所,杭州,310028)关键词甲烷,Mo-Ni/HZSM-5催化剂,芳构化,芳烃由于甲烷氧化偶联和部分氧化遇到了转化率和选择性不易兼顾及甲烷深度氧化难...  相似文献   
106.
以(+)-紫苏醇2为起始原料, 经氧化、Witting、Diels-Alder和烯酮的芳构化等反应, 最终以17.7%的总收率完成了去甲基倍半萜Ligudentatin A(1)的全合成, 其中Diels-Alder和烯酮的芳构化反应为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07.
改性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上C5~C8混合烷烃的芳构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水蒸气钝化及过渡金属(Ni,Co,Cu,Zn)改性对调变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上C5~C8混合烷烃芳构化反应的作用.采用NH3-TPD和Py-FT-IR方法表征了改性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质,并与其催化芳构化性能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在450℃下进行水蒸气钝化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芳构化选择性,减少甲烷和乙烷等低碳烷烃的生成;催化剂进一步用锌盐或铜盐溶液浸渍改性,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失活能力.这是由于水蒸气钝化能适当减少沸石表面的酸量,降低酸强度,而铜、锌改性可进一步减少B酸中心,增加L酸中心,并与B酸中心协同作用形成具有脱氢活性的催化中心,从而影响混合烷烃的活化方式与芳构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8.
鉴于含氟化合物在药物化学领域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以苯并噻吩酮和三氟乙胺为原料,在四氯化钛脱水作用下,合成9个新型苯并噻吩衍生的三氟乙基酮亚胺衍生物(3a~3i)。同时,初步尝试了三氟乙基苯并噻吩酮亚胺和2-硝基苯并呋喃的[3+2]去芳构化环加成反应,得到了含三氟甲基的多环杂环化合物(5)。最后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109.
吡唑是含有两个相邻氮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因其广泛而优良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化学家关注。在过去几十年中,药物学和农药学领域对吡唑类衍生物进行了广泛研究。据文献报道,吡唑类衍生物具有镇痛、杀菌、消炎、抗抑郁、抗病毒、抗癌、减肥、降脂、降压和降糖等生物活性。不仅如此,吡唑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也非常有用,作为合成构件,在配位化学中被用作多功能配体,也在过渡金属交叉偶联反应和聚合反应中有所应用。近几年研究发现,吡唑类衍生物还可应用于紫外线稳定剂、含能材料和智能材料等领域。因此,探索简便高效的方法合成吡唑类化合物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合成吡唑环的方法很多,但多存在溶剂不环保、催化剂毒性大费用高、反应条件苛刻及产率低等缺点。
  酞菁是一类具有18电子共轭二维平面芳香体系的大环化合物,与天然卟啉的结构极其相似。二者都易于利用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环内有4个氮原子易与金属原子或离子配位形成金属配合物。研究表明,金属卟啉常作为氧化酶的活性位点而广泛存在于天然体系中,充当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因此,作为其类似物,金属酞菁被用作反应体系催化剂的研究成为热门。此外,金属酞菁具有高的热和化学稳定性,易于制备,无毒无味,可根据反应进行修饰改性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作催化剂。
  考虑到金属酞菁在催化氧化反应上的良好效果,本文将其应用于催化α,β-不饱和酮与水合肼氧化芳构化反应。选用查尔酮与水合肼作为模板底物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实验发现,使用氯化酞菁铁配合物作催化剂时,在碱存在下,室温下反应即可高效转化为3,5-二取代1H吡唑。在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拓展了底物范围,发现无论芳香环上的取代基是给电子基团还是吸电子基团,均能顺利地以较高收率得到相应吡唑衍生物。此外,由于氯化酞菁铁在乙醇中并不溶解,因此进行了催化剂回收套用实验。反应完成后,将催化剂过滤并用少量乙醇洗涤,然后以查尔酮与水合肼为反应模板进行催化剂循环实验,发现催化剂回收使用4次后,其催化活性并未降低。最后,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在氮气气氛中得到并分离出了反应中间体。在确定了中间体结构后,将其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也顺利得到了吡唑化合物。结合文献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即α,β-不饱和酮先与水合肼发生迈克尔加成,然后关环得到吡唑啉化合物,再经由氯化酞菁铁活化空气中氧分子氧化下,得到最终的3,5-二取代1H吡唑化合物。
  总而言之,本文发展了一例氯化酞菁铁催化α,β-不饱和酮与水合肼的氧化芳构化反应,以较高收率实现了3,5-二取代吡唑化合物的合成。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可循环使用5次、操作简易和利用空气作为氧化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0.
芳构化反应是有机化学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可从二维平面分子出发构筑高官能团化的三维立体分子.近年来,苯炔作为一类高活性中间体被有机化学家们广泛用于去芳构化反应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从含氮芳杂环同苯炔的去芳构化反应、苯炔与双烯体的[4+2]环加成去芳构化反应以及苯炔以其它途径参与的去芳构化反应三个方面,对机理进行系统性综述,并对该类反应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