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0篇
  免费   938篇
  国内免费   1093篇
化学   1419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1131篇
综合类   88篇
数学   214篇
物理学   215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 squarylium dye is dissolved in 4-cyano-4'-pentylbiphenyl (SCB) and oriented by sandwiching mixtures between two pieces of rubbed glass plates. The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oriented squarylium dye-5CB layers exhibit high anisotropy. The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s and susceptibilities X^(3)e of squarylium dye in 5CB are measured with light polarizations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orientational direction by the resonant femtosecond degenerate four-wave mixing (DFWM) technique. Temporal profiles of the DFWM signal of the oriented squarylium dye-5CB layers with light polarizations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orientational direction are measured with a time resolution of 0.3ps (FWHM), and are found to consist of two components, i.e., the coherent instantaneous nonlinear response and slow response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excited molecules. A high anisotropic ratio of x^(3)e, 10.8 :k 1.2, is observed for the oriented layers.  相似文献   
52.
太赫兹半导体探测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俊诚 《物理》2006,35(11):953-956
太赫兹(THz)探测器是THz技术应用的关键器件之一.基于半导体的全固态THz量子阱探测器(THzQWIP)具有探测响应速度快、制作工艺成熟、体积小和易集成等优点.文章简要介绍了THz探测器的分类和特点,重点介绍了THzQWIP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3.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Pt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 结果发现在该模型下, 利用一个仅含有3个参数的哈密顿量, 可以很好地再现偶偶Pt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相似文献   
54.
葛仙米对丁草胺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丁草胺对可食用蓝藻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es)生理和代谢活性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丁草胺处理葛仙米,结果显示低浓度(5 mg·L-1)丁草胺使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系统Ⅱ活性增强,高浓度丁草胺(>5 mg·L-1)限制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系统Ⅱ活性.同时丁草胺对葛仙米膜结构和功能具有破坏作用,随着丁草胺处理浓度增大,质膜透性不断增大,丙二醛和超氧自由基阴离子含量升高;在低浓度丁草胺处理时,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高浓度丁草胺处理时,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SOD活性下降;表明葛仙米对低浓度的丁草胺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高浓度的丁草胺对其生理和代谢构成威胁;针对目前葛仙米野生生境中丁草胺的用量,建议限制丁草胺在葛仙米产地的使用,以保护日益稀缺的葛仙米资源.  相似文献   
55.
本文利用紫外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测量研究了非晶Nb100-xNix(x=65,59.8,56.4)合金晶化过程中价带谱的变化。对NbNi3价带谱中出现的双峰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6.
在波长γ=632.8nm,入射功率约0.8m的He-Ne激光照射下,对TlBa2Ca2CuO2(Tl-2212)外延膜的光响应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样品转变温度(Tc=105.5K)附近,TlBa-CaCuO外延膜的光响应行为表现为辐射热与非辐射热效应共存现象。光响应信号电平与样品温度、偏置电流、及入射光束的调制频率等诸因素有密切关系的关系。实验结果还表明,辐射热与非辐射热效应的响应行为  相似文献   
57.
Fe(110)面上直接在室温时吸附的CO同先在170 K吸附然后升温到室温的CO吸附有所不同. 前者有解离而后者无解离; 另外, 前者的饱和吸附量比后者低. 这可以用前者发生了解离来解释. 根据以上结果, 提出了以下的设想, Fe(110)面上的CO解离除了需要足够的热能而外, 还需要在表面的吸附位上有邻近的其它未被覆盖Fe原子的存在, 即需要一定的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58.
Cu-12.7(wt)%Al合金从900℃高温淬至365℃~500℃温度范围等温不同时间(30秒至15分钟)的试样中形成了大量树枝状的γ_2相沉淀粒子。应用配有X线能谱仪(X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仪(EELS)的分析电子显微镜(JEOL JEM-2000FX型)对上还试样研究,结果表明:这些γ_2相粒子具有富铝的“核心”,长大到粒子线度大于约800nm后以不稳定方式生长成“花朵”状。生长过程中伴随着溶质元素Al由基体向γ_2相内的富集。而且在γ_2相粒子内部呈现出Spinodal分解组织的形貌特征,表明γ_2粒子内形成了化学成分调幅。EELS分析表明试样含氧。  相似文献   
59.
Dimethylaminocthyl methylacrylate (DMAEMA) and its polymer exhibit thermo-sensitive response. The phase separation of their aqueous solution occurs abfruptly when the raising temperature reachs certain degrees. Thus, the temperature of phase separation of 10%,5.0%,2.5%,1.0%(DMAEMA) solution are 40.2,42.5,44.5,52.4℃ respectively. The thermosensitive phase separation also depends on the acidity of solution. The temperature and pH dependence swelling behavior o f slightly crosslinked P(DMAEMA) in water was studied. The adsorption of met-hyl orange for P(DMAEMA)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P(DMAEMA) can he expected as a functional material with thermal and pH-response.  相似文献   
60.
用角分布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和样品原位加热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阴离子是对甲苯磺酸根的电生导电聚吡咯的化学和聚集态结构.其结果表明聚吡咯表面约几个原子层内原子的相对浓度依下述次序递减:C>O>S>N;导电聚吡咯中的氮原子至少有吡咯氮和氧化态氮两种;在200℃加热以后聚合物链不受影响,但阴离子向表面迁移,同时氧化态氮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