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161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研究了在0.10 mol/L Na2SO4溶液中K4Fe(CN)6在玻碳电极(GCE)上电催化氧化L-半胱氨酸(L-Cys)的电化学行为。在-0.2~0.6 V的电位窗口内,L-Cys在GCE上的直接电化学氧化过程迟缓,不易直接发生氧化反应。在K4Fe(CN)6作用下,在0.23 V处出现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且氧化峰电流明显增大。研究结果表明,K4Fe(CN)6对L-Cys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电催化氧化峰电流Ipa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1/2)呈线性关系,表明该电催化氧化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电化学过程。催化氧化峰电流与L-Cys浓度在4×10-5~2×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6)。该催化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系数α=0.5568,运用计时电流法(CA)得到该电催化氧化的速率常数k为(7.19±0.05)×102(mol/L)-1.s-1。  相似文献   
82.
将DMF(N,N-二甲基甲酰胺)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在金电极表面,再将修饰电极依次沉积纳米金和L-半胱氨酸(L-Cys),并通过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吸附Fe3O4@Au纳米复合材料,再固载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非特异性吸附位点,构建了高灵敏、稳定的新型电流型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实验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DMF-MWNT和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此免疫传感器对甲胎蛋白抗原的检测范围为0.1~150μg/L,检出限为0.03μg/L。  相似文献   
83.
本文利用自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抗体构建了一种L-半胱氨酸和纳米金的双层自组装免疫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与测定,并对各项相关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建立了SEB检测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在2~10 ng/mL和10~100 n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9和0.9926,检出限(S/N=3)为0.667 ng/mL,乳品检测回收率在84.3%~93.2%之间。该传感器特异性良好,稳定性好,可再生使用,可应用于乳品中SEB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4.
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L-半胱氨酸,再分别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纳米银,制得L-半胱氨酸/辣根过氧化物酶/纳米银/辣根过氧化物酶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探讨了pH值、温度对电极响应的影响,考察了电极的重复性、稳定性及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HRP在修饰电极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电子转移,HRP保持了其对H2O2还原的生物催化活性。该电极对H2O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8.6×10-7~1.3×10-3mol/L,r=0.9985,检出限(S/N=3)为1.6×10-7mol/L。该电极具有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等优点,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5.
过渡金属胱氨酸水杨醛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  孙绍发  吴鸣虎 《化学研究》2010,21(6):26-29,33
合成了三种胱氨酸水杨醛Schiff碱H2Cys-sal过渡金属配合物[Cu(Cys-sal)、Co(Cys-sal)、Mn(Cys-sal)];利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摩尔电导测定了其组成和结构;利用荧光光谱评价了其荧光特性,利用生物活性试验测定了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三种配合物都能强烈猝灭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内源荧光;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E.Coli,革兰氏阴性菌),枯草杆菌(B.Subtilis,革兰氏阳性菌),绿脓杆菌(P.Aeruginosa,革兰氏阴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6.
郭伟  闫云辉 《光谱实验室》2012,29(1):475-478
以L-半胱氨酸为修饰剂,采用配位化学原理合成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L-Cys-CdS量子点.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考察了肌红蛋白(Mb)溶液浓度、酸度对L-Cys-CdS量子点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b对量子点荧光有猝灭作用,并且Mb的浓度及酸度对荧光猝灭均有影响,并探讨了导致荧光猝灭的原因以及量子点与肌红蛋白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7.
将纳米金(NG)电沉积在有序介孔碳(OMC)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并将L-半胱氨酸(L-Cys)自组装至OM C/NG修饰电极表面,制备了OM C/NG/L-Cys修饰电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了OM C的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OMC/NG/L-Cys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考察了Cu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Cu2+的测定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溶出峰峰电流与Cu2+浓度在0.05~6.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μmol/L(S/N=3)。方法用于河水样品分析,其加标回收率在92.7%~101.6%之间。  相似文献   
88.
以L-半胱氨酸(L-Cys)为修饰剂,采用共沉淀法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水溶性L-Cys修饰的ZnS:Mn量子点(1),其结构经IR和XRD表征。利用UV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1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1为立方闪锌矿结构;与体相ZnS的吸收相比(340 nm),1的吸收蓝移;1具有独特的荧光性质,ZnS的特征发射峰为390 nm,Mn2+的特征发射峰为581 nm。  相似文献   
89.
郝晋青 《光谱实验室》2007,24(2):191-193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胱氨酸与2,3-二氯-5,6-二氰-1.4-对苯醌反应后发生的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硼砂缓冲溶液中,在50℃水浴中反应30min可获得稳定的1:1的络合物,其λmax=34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46×103L·mol-1·cm-1,线性范围为2-20μg/mL.该法用于测定了胱氨酸片中胱氨酸的含量,结果与文献方法一致,回收率为101.8%-102.5%.  相似文献   
90.
胱氨酸作为一种含硫氨基酸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电化学方法检测存在着具有高过电位和共存的其它生物电活性分子的干扰.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技术结合电化学方法制备了纳米金-Nafion修饰玻碳电极(Au/Nafion/GCE),由于电极中金纳米颗粒的存在,该电极对半胱氨酸的氧化表现出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对半胱氨酸的检测具有比较高的响应灵敏度,同时带负电的Nafion的存在使该电极在带负电荷的干扰分子抗坏血酸和尿酸的存在下实现对半胱氨酸的选择性检测.在Au/Nafion/GCE上考察了半胱氨酸的氧化.结果表明电极对半胱氨酸的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在pH2.0到8.0范围内半胱氨酸的氧化均表现为两个氧化峰.在pH2.0和7.0时两个氧化峰的峰电位分别为0.156、0.458V和-0.011、0.344V,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峰电流增大;而在裸电极和Nafion修饰玻碳电极上没有明显的氧化峰.说明半胱氨酸的氧化得到催化并且催化作用归于金纳米颗粒的存在.采用电流法对半胱氨酸的浓度和响应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pH2.0时响应电流与浓度在3.0至50.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灵敏度为22.7μA/(m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