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9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3323篇
化学   6015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114篇
综合类   132篇
数学   387篇
物理学   103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41.
油田污水中聚丙烯酰胺(HPAM)的降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我国油田的大面积推广,含聚丙烯酰胺污水的产量在逐年增加 .聚丙烯酰胺在为油田生产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同时,也大幅度增加了混合液的粘度和乳化性 ,使油水分离难度加大,造成采出水含油量严重超标.含聚丙烯酰胺污水具有粘度高、油水分离难度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降解.本文综述了聚丙烯酰胺化学、生物降解机理,总结了降解聚丙烯酰胺的典型的微生物种群,阐述了生物方法的优势,为油田含聚丙烯酰胺污水的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2.
聚羧酸盐在洗衣粉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彪 《化学研究》2008,19(4):85-88
将5种聚羧酸盐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分别配入洗衣粉中,用卧式去污机做去污实验和20次循环洗涤实验,结果表明:在无磷洗衣粉中加入聚羧酸盐,去污力比加入CMC提高了7.73%~12.20%,灰分沉积比不含聚羧酸盐的降低了49.77%~65.08%,白度保持比不含聚羧酸盐的提高了2.43%~4.02%.在5种聚羧酸盐中,3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KT-3、PA25CL和445N均可用作无磷洗衣粉的抗再沉积剂,其中KT-3更优.  相似文献   
943.
聚癸二酸丙三醇酯对聚乳酸的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三醇和癸二酸为单体通过熔融缩聚制得了聚癸二酸丙三醇酯(PGS),并用其预聚物(p-PGS)对聚L-丙交酯(PLLA)进行共混改性.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对P-PGS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改性后材料的力学性能、两相相容性、亲水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P-PGS具有支化分子结构,分散系数约为2.7;共混改性后的材料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均有所下降,而断裂伸长率从7 %显著提高到150%左右;PLLA/PGS属于海岛式共混结构,PGS以小于10μm的尺寸均匀分布在PLLA基体中;共混后材料的亲水性也有一定的提高,且几乎保持了PLLA原有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944.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邻甲苯胺(POT)膜电极,再以浸泡吸附法在此膜中嵌入Cu2+,制成POT-Cu2+膜电极.研究了POT-Cu2+膜电极对3-乙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的电氧化行为,并讨论了影响电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50℃下,在含有0.5mol.L-13-乙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的1.5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POT-Cu2+膜电极具有高的电氧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将该电极用于3-乙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电解氧化脱羧制备乙基香兰素,在0.55V(vsSCE)下恒电位电解1h,乙基香兰素的产率可达89%以上,电流效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945.
通过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长度亚甲基链段的聚苯并羟基酰胺(PHACx),然后在200~300 ℃下环化脱水制备了相应的聚多亚甲基苯并二唑(PBOCx),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聚合物的溶解性、热性能和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在主链上引入亚甲基提高了苯并二唑类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其中PBOC3 和PBOC4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但随着亚甲基数量的进一步增加,溶解性有下降趋势.此外,所有的PBOCx聚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温度可达到450 ℃以上.对聚合物光物理性能的初步研究表明:随着柔性链段的增加,电子共轭作用逐渐减弱,紫外吸收发生了蓝移.  相似文献   
946.
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稀溶液的粘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乌氏粘度计研究了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稀溶液的粘度行为,探讨了羧基含量对聚丙烯腈稀溶液偏离Huggins方程的异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羧基含量增加,溶液粘度偏离Huggins方程越严重,要准确测定聚丙烯腈树脂的分子量,必需适当提高其溶液浓度,避开偏离区域.  相似文献   
947.
孙强强  鲁在君  张林  杜凯  罗炫 《化学学报》2008,66(1):117-120
本文采用保护基团引发剂法在环己烷溶剂中通过阴离子聚合合成双端羟基聚异戊二烯,并通过GPC、IR、1H NMR、羟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有高的1,4-结构含量,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可以控制、分子量分布窄、官能度接近2。  相似文献   
948.
镧掺杂锶铁氧体-聚吡咯复合物的制备及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玲玲  王育萍  李良超  刘徽  徐烽 《化学学报》2008,66(13):1559-1564
用溶胶-凝胶法和溶液原位合成法分别制备镧掺杂锶铁氧体(Sr1-xLaxFe11.5Ni0.5O19, x=0.0, 0.1, 0.2, 0.3, 0.4)粉末及其吡咯相对质量分数为60%和80%的聚吡咯-铁氧体复合物微粒PPY (Polypyrrole)/Sr0.8La0.2Fe11.5Ni0.5O19. 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分析手段表征了铁氧体粉末和复合物微粒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 结果表明, 包覆的聚吡咯外层对复合物微粒的形貌和磁性有一定的影响.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 复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MS随吡咯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当吡咯含量等于0%, 60%和80%时, 对应的MS分别为59.4, 18.7和10.3 emu/g.  相似文献   
949.
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提拉而后煅烧的方法得到了在可见光作用下具有光催化性能的纳米ZnO/聚醋酸乙烯酯(PVAc)复合薄膜.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PVAc的浓度、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复合薄膜层数和附加ZnO膜层数等工艺因素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XRD和FT-IR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在室内普通照明用白炽灯作用下,以甲基橙溶液为催化对象,PVAc含量10%的、在250℃煅烧30min所得到的纳米ZnO/PVAe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对甲基橙降解率达60%,而使用250℃煅烧30min所得到的纳米ZnO 4层薄膜或PVAc 4层薄膜催化的甲基橙溶液的浓度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950.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无规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P(VAc-MMA)], 并以此聚合物为基体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 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扫描电镜(SEM)、差热/热重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机械性能测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方法对聚合物和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测试结果表明: VAc和MMA聚合生成P(VAc-MMA); 聚合物膜含有大量微孔结构, 利于离子传输; 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25 ℃下, 最高的离子电导率达到了1.27× 10-3 S•cm-1; 离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电导率-温度曲线符合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