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129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2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01.
102.
以尼龙66膜为基质,用环氧氯丙烷、戊二醛、二溴丙烷、羰基二咪唑试剂对用盐酸水解后的尼龙66膜进行活化,共价键合上乙二胺、己二胺等不同长度的间隔臂和组氨酸、粘多菌素B等亲和配基,配基含量达30μmol/g以上。亲和膜装入专门设计制造的膜分离器中,能有效地去除水溶液中的内毒素,去除率一般在90%以上。该膜对内毒素的亲和容量为02mg/g,表观脱附常数为304×10-8mol/L,亲和膜可用碱、脱氧胆酸钠、盐、无热原水进行洗涤再生。  相似文献   
103.
合成了2个新的L-组氨酸水杨醛希夫碱混配体镍(Ⅱ)配合物,[Ni(Sal-L-His)(Phen)]·H_2O(1)(Sal-L-His=L-组氨酸水杨醛希夫碱,Phen=菲咯啉)和[Ni(Sal-L-His)(Bipy)]_2·2CH_3OH·3H_2O(2)(Bipy=2,2′-联吡啶)。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表明,1为单核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586 31(13)nm,b=1.215 11(11)nm,c=1.211 30(9)nm,β=106.581(2)°,V=2.237 7(3)nm~3,Z=4。2为双核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C222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15 30(13)nm,b=1.717 71(15)nm,c=2.256 02(19)nm,V=5.484 6(8)nm~3,Z=4。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粘度测定等研究表明,2个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均以插入方式相结合。运用NBT光照还原法测定了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求得IC50(1)=51.5μmol·L~(-1),IC50(2)=58.1μmol·L~(-1)。  相似文献   
104.
氨基酸在薄层原位的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瑗  张煦 《分析化学》1998,26(9):1047-1051
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与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联用,在薄层色谱原位获得两种氨基酸光谱。研究表明,在薄层原位微量样品的NIR-FT-SERS光谱与纯固体样品FT-Raman光谱的主要特征谱带频率基本一致,在银微粒作用下,色氨酸分子中吲哚环环伸缩振动获最大增强,组氨酸分子中C=N双键的伸缩振动是明显增强,对8μg样品就能在薄层色谱原位较可靠地反映了分子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05.
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毛发中胱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优化了色谱分离及检测条件,样品经酸解后进样分析。采用Titank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以10 mmol/L磷酸氢二铵缓冲液(含10 mmol/L 1-辛烷磺酸钠,用磷酸调至p H 2. 0)-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0 m L/min,检测波长205 nm,进样体积为100μL,柱温为8℃。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大鼠毛发中的胱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能实现有效分离。3种氨基酸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 999;检出限(S/N=3)为49~442μg/L;定量下限(S/N=10)为148~884μg/L;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 8%~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1%~1. 6%。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鼠毛发中胱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6.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is a powerful method for sequencing peptides. A novel fragmentation pattern with the loss of a neutral fragment of 45 Da was observed with the dipeptides, tripeptides,tetrapeptides and pentapeptides containing phenylalanine or histidine residues. A novel rearrangement reaction with the extrusion of a formamide piece was studied and the rearrangement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nd confirmed by deuterium labeling experiments with ESI-MS^n and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These findings are potentially helpful in identifying the specific sequence pattern in the peptide sequencing.  相似文献   
107.
The enthalph change of reaction of zinc chloride with L-α-histidine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5-50℃ has been determined by a microcalorimeter.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and calculated results,three thermodynamics parameters (the activation enthalpy,the activation entropy,the activation free energy),the rate constant and three kinetic parameters (the activation energy,the pre-exponential constant and the reaction order) of the reaction,and the 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Zn(His)^2 (aq.) a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tle reaction easily took place at the studie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08.
合成了β-环糊精(β-CD)的组氨酸(His)一取代和二取代衍生物(β-CD-His,β-CD-His2)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该衍生物激活脱氧核糖核酸酶催化水解脱氧核糖核酸,并与脱氧核糖核酸酶催化水解脱氧核糖核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一种β-环糊精-组氨酸衍生物能激活脱氧核糖核酸酶水解脱氧核糖核酸,且这种激作用不只是β-环糊清-组氨酸衍生物水解DNA的能力与脱氧核糖核酸酶水解DNA的能力的叠加,具有正协同效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9.
薛鹏  张聖晗  张翼  王吉德 《化学通报》2017,80(3):273-277
本文以组装性能良好的苯丙氨酸二肽(FF)为母体分子,用组氨酸对其进行化学修饰,通过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了组氨酸-苯丙二肽(HisFF)凝胶因子。合成的HisFF分子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NMR)和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试确定精确的结构和纯度。HisFF聚集体的形貌结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isFF分子在甲苯、氯仿和乙酸乙酯溶剂中形成凝胶强度不同,TEM实验结果表明纤维强度和聚集形态影响其凝胶的强度。组氨酸-苯丙二肽在多种溶剂中,通过不同组装方法可以组装成各种各样的纳米结构。例如,HisFF在丙酮、甲醇和乙酸乙酯溶剂中可组装成纳米颗粒、纳米管和螺旋状纳米纤维;组氨酸-苯丙二肽先经HFIP溶解再通过溶剂稀释后,可得到不同直径的纳米纤维。但是在四氢呋喃、乙醇和乙腈溶剂中,两种方法组装的形貌几乎无变化。  相似文献   
110.
王娇娇  杨霞霞  刘晓燕  张海霞 《色谱》2017,35(3):255-259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硅(PPOSS),并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和铜离子(Cu~(2+))的固定,最终得到功能化介孔硅材料(PPOSS-IDA-Cu~(2+)),然后利用PPOSS-IDA-Cu~(2+)中的Cu~(2+)与蛋白质裸露组氨酸的螯合作用,选择性吸附富含裸露组氨酸的蛋白质。对牛血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和溶菌酶的吸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POSS-IDA-Cu~(2+)材料对富含组氨酸的牛血红蛋白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3 150mg/g),并且有望与其他材料联合使用,以检测到更多相对丰度较低的蛋白质,丰富人类蛋白质组学信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