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1096篇
  国内免费   415篇
化学   593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494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246篇
物理学   25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riple C/CoCrTa/Ti perpendicular recording films have been studied. Magnetic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thickness of Ti underlayer is 4Ohm and that of CoCrTa is 35 nm. The optimal value of substrate temperature is found to be 400℃. A suitable Ti underlayer causes a magnetic layer to have a near-perfect hcp texture, with Co grains in the (002) preferred orientation. The film with needle-like grains is more suitable for perpendicular recording films.  相似文献   
992.
Kerr介质中J-C模型的色散近似耗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全量子论研究了含Kerr介质的Jaynes-Cummings模型在色散近似下系统和子系统的相干性丢失及纠缠特性,在输入场为相干场假设下计算了线性熵.结果表明,原子相干性丢失与Kerr效应无关,场和原子-场系统的相干性丢失因Kerr介质的存在而增强,原子与场之间的纠缠因Kerr效应而受到压制,场的相干性时间演化规律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都受到腔耗的影响.Kerr介质对场线性熵的作用要通过腔耗才能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993.
运用全量子理论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克尔介质腔中处于贝尔态的两个全同二能级纠缠原子与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相互作用系统的光子统计特性。讨论了双原子体系的初态、初始光场的平均光子数、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以及克尔介质与双模光场的耦合强度对光子统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忽略克尔介质的作用时,只有当双原子体系的初态为0β1〉或1β1〉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出现光子的反聚束效应,而当双原子体系的初态为β00〉、1β0〉时,光场在其演化过程中不出现光子的反聚束效应。而当考虑克尔介质的作用时,四种初态下光场演化过程中均有可能出现光子的反聚束效应。光子的反聚束效应出现的次数、时间和深度极其敏感地依赖于初始光场的平均光子数和克尔介质与双模光场的耦合强度,同时也受到双模纠缠光场的纠缠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崔元顺  周淮玲 《大学物理》2002,21(9):20-21,31
从介质的物态方程出发,研究旋波介质的色散性质,给出了波数随旋波参量和频率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Storage of a Light Pulse in an Atomic Mediu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We perform a full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the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model in which the control beam is changed adiabatically.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e whole process of storage and recovery for the signal pulse.This verifies a recent experiment and the approximate theoret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996.
色散吸收非对称介质光腔中光场的量子理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崔元顺  周淮玲 《光子学报》2002,31(5):513-519
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对色散吸收介质中的电磁场量子化,研究了由色散吸收介质构成的非对称介质光腔中光场的量子理论,并分析了非对称性对光腔量子性质、工作性能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环形斑光束在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的自聚焦效应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详细讨论了环形斑光束在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当入射光超过一定的功率时,光束产生多级自聚焦现象,自聚焦焦点出现在离轴的环上;自聚焦阈值与环形光束的半径有关;传输过程中光斑存在横向分裂现象,并且分裂与聚焦交替进行;当两个半径不同的同轴环状光束同时在非线性介质中传输时产生耦合效应,耦合效应使其自聚焦增强.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从薄凸透镜的反射成象原理出发,定性地解释了为什么物光经透镜后表面反射形成的倒立等大的实象时,其物距、象距都小于透镜焦距;介绍了逆向光路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薄凸透镜的反射成象原理和逆向光路的计算,推导出测量薄凸透镜的光学参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吴柏志  许友生  刘扬  黄国翔 《中国物理》2005,14(10):2046-2051
Based on a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and general principles of porous flow, a numerical technique is presented for analysing the separation of multi-phase immiscible fluids in porous media. The total body force acting on fluid particles is modified by axiding relative permeability in Nithiarasu's expression with an axiditional surface tension term. As a test of this model, we simulate the phase separation for the case of two immiscible fluid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coupling relativ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K12 and K21 have the same magnitude, so the linear flux-forcing relationships satisfy Onsager reciprocity. Phase separation phenomenon is shown with the time evolution of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bears a strong similarity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other numerical models and the flows in sands. 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al rules in this model are local, therefore it can be run on massively parallel computers with well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000.
超(近)临界水中的有机合成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志强  曾健青 《有机化学》2001,21(12):1095-1101
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学工艺过程,以超(近)临界水作有机合成反应介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考察了在超(近)临界水中的许多有机反应,并获得了预期的结果。综述了近年来超(近)临界水中的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