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25篇
化学   123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56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3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利用合成的含有识别基团苯硼酸和荧光读出基团喹啉的新型双亲化合物对硼酸苯甲基-8-十六烷氧基溴化喹啉(BHQB)在水中自组织成囊泡,囊泡的相变温度为52.4℃;当向囊泡体系加糖时,BHQB囊泡中的喹啉生色基在508nm的荧光峰强度急剧减弱,425nm处荧光逐渐增强.荧光强度变化可能归于所形成的硼酸酯改变了双亲化合物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形式,进一步引起了整个分子内部的电子云排布所致.BHQB囊泡与糖的相互作用而导致体系荧光强度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幅度与加入糖的种类和量均有关.因此体系有可能应用于检测生物物质如糖的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2.
纳米探针芯片技术用于微量乙肝病毒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组探针修饰的微粒:(1)表面标记有可与待测乙肝病毒(HBV) DNA另一端结合的纳米金探针1(信号探针)以及可与信号探针部分结合的纳米金探针2(检测探针);(2)表面标记有可与待测HBV DNA一端结合的磁珠探针(捕捉探针1).检测靶HBV DNA时,磁珠探针与信号探针在液相中可分别与HBV DNA靶序列一端结合最终形成三明治样结构.再以磁场将三明治样复合物从反应液中分离,以DTT溶液将信号探针从纳米金颗粒上洗脱.洗脱后的信号探针数量反映靶基因的多寡,信号探针一段与预先点样的基因芯片上的捕捉探针2结合,检测探针与信号探针另一段相结合,最后用银染液将检测探针显色从而得到靶目标DNA相对定量信息.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15 mol/L水平.检测时间少于1.5 h,检测结果与HBV DNA水平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且无假阳性结果;本方法有望用于乙肝病人血清中HBV DNA的快速筛测及其它微生物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3.
以三联吡啶钌(Ru(bpy)3)为内核材料,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表面带氨基的核壳结构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光稳定性、荧光分子泄露与纳米粒子表面氨基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纳米粒子表面带氨基活性基团,每毫克纳米粒子约含385 nmol氨基,纳米粒子呈规则球形,大小均一,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70±6) nm,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用100 W氙灯在最大发射波长照射90 min后,其荧光强度仅衰减8%;在水溶液中不易发生染料泄露,连续超声1 h后,染料泄露少于0.05%.以合成的纳米粒子作荧光探针标记链霉亲和素后应用于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检测HIV p24抗原.结果显示,荧光强度与p24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检出限为3.1 μg/L.本纳米粒子作为新型荧光探针,可应用于高灵敏检测的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及荧光免疫分析等系统.  相似文献   
104.
微流控芯片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亦奇 《大学化学》2010,25(1):1-12
作为众所周知的生物传感器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正在被越来越普遍地用于实现各种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特别是用途广泛的固相表面生物检测(Sol—id—PhaseBioassay)。SPR对样品进行非标记检测,能够用于测量生物化学反应全过程的反应动力学。为了提高SPR的检测效率,通常将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与SPR相结合,即在SPR生物传感器中使用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Chip)作为反应装置。基于微型化带来的优势,使用微流控芯片作为反应装置可以有效地缩短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的反应时间,并减少样品消耗。微流控芯片还可以平行排布相同的结构单元,提高SPR生物传感器的检测通量。因此,使用微流控芯片作为反应装置是SPR生物传感器,特别是商品化的SPR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5.
秦建华 《色谱》2010,28(11)
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它具有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微缩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的能力,已经显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作为  相似文献   
106.
 一、声钳的历史和现状 二、声钳技术的原理 三、 声学共振器的制备 四、现阶段几种对流体中样品操控的方法 五、国外声钳技术进展 六、国内声钳技术研究 七、声钳微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7.
钱中 《低温与超导》2011,39(10):44-46
针对微槽式芯片冷却器,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其稳态工况下的传热情况,获得其温度和热应力分布.分析了五种不同结构形式芯片冷却器工作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纯铜和氮化硅复合物两种材质对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质冷却器散热性能较好,但内部热应力却高于复合材质冷却器.通过将原冷却通道分割成两个相同的小通道,可提高冷却性能,且应将...  相似文献   
108.
《光学技术》2021,47(4):446-453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寻找提高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有效方法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定量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是实现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常用的AFP检测方法具有成本高、检测时间长、不适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等缺点,本文采用基于激光共聚焦原理的生物芯片扫描仪和近红外荧光标记抗体芯片相结合的方法,实现AFP的定量检测,并与常用的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患者样本中AFP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9.
糖类与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遗传学角度综述了糖类与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讨论了遗传学上的再认识,指出糖类在遗传学上扮演着重要、核心的角色。提出对糖类遗传密码的推测:糖类遗传密码可能与糖类本身(包括糖甙、糖苷等衍生物)有密切关系、糖类遗传密码缺损或变异可能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预言将会发现更多的糖类受体和糖类酶。  相似文献   
110.
徐震  魏荣  王育竹 《物理》2008,37(10)
文章介绍了国际上微重力环境下冷原子物理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空间原子钟、原子干涉仪、超冷原子物理和建议中的广义相对论的探索。文中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微重力环境下所进行的空间原子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原子芯片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