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255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嵌插型抗癌药物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TX)同B-DNA间作用模式的争议,采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米托蒽醌分子与B-DNA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米托蒽醌分子插入到B-DNA中有大小沟选择性及碱基对特异性,更倾向从小沟方向插入到DNA分子中;对5'-CG碱基对有特异性识别.通过详细能量项的分析,揭示了米托蒽醌插入DNA分子的驱动力及对碱基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主要是空间相互作用特别是静电相互作用.在最佳作用位点复合物的构象分析则表明蒽醌环只有一部分插入碱基对中,侧链在小沟中延磷酸基骨架以3'-5'方向伸展,并通过静电作用进一步增强米托蒽醌与B-DNA的结合.  相似文献   
22.
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化合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对两种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碱裂解法提取PET28a质粒DNA,研究了两种新卟啉化合物对PET28a质粒DNA的断裂.电泳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DNA均有较好的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一种新型有机醌类化合物1,4,5,8-四羟基-9,10-蒽醌(THAQ)及其氧化产物(O-THAQ)的电化学性能.循环伏安和充放电结果显示,在放电时材料中的羰基和羟基均被还原为烯醇锂盐(襒C—O-Li+)结构,其中羰基还原为烯醇锂盐结构的过程可逆.O-THAQ首次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都有显著提高,氧化产物的首次放电容量为250 mAh.g-1,20次循环容量为100 mAh.g-1.讨论了THAQ氧化前后性能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用ESR研究了几种新型卟啉蒽醌化合物低温下光诱导产生分子内电子转移产物P^+·-AQ^-·自由基对。对比研究了不同卟啉配体、金属卟啉、有机碱轴向配位和溶剂对电子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以Au@SiO2和Au纳米增强粒子建立了食品中福美双、二氰蒽醌和灭蝇胺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3种农药的检出限分别为1.4μg/L、0.020mg/L和0.030mg/L。采用加标回收试验对方法进行评价,福美双在生活饮用水和碳酸梨汁饮料中的回收率在104.5%~107.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0%~6.2%;二氰蒽醌在生活饮用水中的回收率在81.1%~10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1%~7.8%,灭蝇胺在碳酸饮料和果皮中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1.0%,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高。方法成功用于加标碳酸果汁饮料、果皮表面二氰蒽醌及灭蝇胺的检测,为快速定量检测食品中农残提供了SERS方法。  相似文献   
26.
赵平  绪连彩  马丽 《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1):2541-2546
合成了以不同长度柔韧碳链相连的三种卟啉(Por)-蒽醌(AQ)二元化合物Por-Cn-AQ (n=1,4,10),主要通过稳态荧光光谱和瞬态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传递情况,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分子内电子转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共价相连的卟啉-蒽醌二元化合物在光激发下能够发生从卟啉组分到蒽醌组分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传递;连接链性质对电子传递速率有直接的影响.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卟啉-蒽醌之间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很可能是通过超交换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27.
张天谊  朱世民 《分析化学》1995,23(10):1185-1188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2-氨基-9,10-蒽醌及其衍生物在DMF-0.1mol/LTBAP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它们在铂电极上均发生两步连续的单电子还原过程,取代基R及水和苯甲酸等质子性试剂的加对伏安曲线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29.
秦梅  汪冬梅 《分析化学》1997,25(10):1123-1127
测量了1,4-羟基蒽醌及其氘化物的红外光谱,用NRCC程序进行了振动分析,由于同时考虑了分子内与分子间的氢键,统一处理面内与面外振动,计算结果优于文献报道,并纠正了一些错误归属。  相似文献   
30.
首次合成了肽键桥连的四苯卟啉-蒽醌(TPP-AQ)化合物,以此作为研究光合成电子传递的模型化合物,用时间相关单光子荧光技术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分子内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