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1篇
  免费   1846篇
  国内免费   10294篇
化学   19437篇
晶体学   377篇
力学   545篇
综合类   361篇
数学   108篇
物理学   3673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558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518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534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603篇
  2014年   1002篇
  2013年   945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833篇
  2009年   958篇
  2008年   929篇
  2007年   912篇
  2006年   932篇
  2005年   874篇
  2004年   922篇
  2003年   1015篇
  2002年   937篇
  2001年   1003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675篇
  1998年   624篇
  1997年   707篇
  1996年   618篇
  1995年   579篇
  1994年   475篇
  1993年   476篇
  1992年   373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346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研究了热环境对Cu-Mn-Ce-O催化剂表面积、结构、氧性能及对甲苯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发现CeO2作为助催化剂,对延缓氧化铝载体的表面收缩几乎没有作用,但能阻止催化剂中CuMn2O4尖晶石的生成,防止无定型活性相在高温环境中的烧结,提高催化剂水热稳定性能,尤其在温度高于800℃时,效果尤佳,合适的Ce/Cu原子比为0.38~0.44。  相似文献   
82.
83.
马树华  景遐斌 《电化学》1997,3(3):293-296
研究了人工施加的无机固体电解质体膜对锂碳负极电池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碳电极的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相对于未改性电极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显示了以这层外界人工施加的晶体膜替代的电极体系本身所形成的钝化膜之有效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直观地显示了这层人工施加膜的均匀,致密性质。  相似文献   
84.
85.
李兆霖 《物理》1991,20(9):563-568
本文将介绍在基本对称性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至今尚无答案的一项研究工作──微观粒子永久性电偶极矩的探查.其中重点介绍原子电偶极矩的探查.这一工作的意义在于它是对探索CP不守恒或T反演对称性破坏的来源的理论的检验;还在于微观粒子电偶极矩的非零值意味着电磁相互作用中时间反演对称性的破坏.本文将介绍这一工作的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基本概念,实验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6.
流动系统中鲁米诺电生化学发光(ECL)系统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文 Yeun.  ES 《发光学报》1992,13(3):262-266
本文描述了一个新的鲁米诺电生化学发光流动系统.通过微铂电极流动池,H2O2被还原为OH-以维持鲁米诺化学发光所要求的pH条件.本文对鲁米诺化学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详细研究了ECL的最佳条件,该系统明显降低了反应噪声,优于混合反应系统,可作为液相色谱间接测定检测器.  相似文献   
87.
二苯基碳酰二肼还原—磷钼酸铵—孔雀绿—Triton X—1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来之  崔惠 《分析化学》1991,19(7):775-777
  相似文献   
88.
89.
集成铁电学与铁电集成薄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肖定全 《物理》1994,23(10):577-582
介绍了集成铁电学的基本概念,评述了当前集成铁电材料与器件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概略叙述了作者提出的铁电集成薄膜及其在多功能器件和灵巧器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品及催化剂中的痕量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立行  马波 《分析化学》1992,20(1):121-121
1 引言 张改兰、张振辉利用钒(V)在乙酸介质中于100℃下能催化溴酸钾氧化铬蓝黑R褪色,而建立了测定钒的最灵敏的催化分光光度法,其Sandell灵敏度为7.27×10~(-8)μg/cm~2。我们发现ng数量级的钒能在室温下催化上述反应,且共存物质的干扰限大幅度升高,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简化了操作,能满足石油加工工业对分析钒的要求。本文考察了室温下催化反应的条件及12种离子的干扰情况,成功地将该法应用于石油产品及催化剂中痕量钒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3~6ng/25ml,检测限为0.3ng/25ml。用0.1g样品能检测到3.0ppb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