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849篇
化学   1754篇
晶体学   141篇
力学   349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105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金属载体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Fe-Cr-Al-Y金属载体为研究对象,用氧化-磷化和溶胶-凝胶技术在金属载体表面形成活性γ-Al2O3涂层,实验确定了合适的磷化温度和磷化时间、溶胶中γ-Al2O3浓度和升温机制,结果证明预先在载体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磷化膜,有助于提高活性组分与金属载体的结合力,可以获得高结合强度且活性组分均匀分布的涂层.  相似文献   
62.
用磷化和溶胶-凝胶技术在Fe-Cr-Al-Y合金材料表面制备活性γ-Al2O3涂层, 实验确定了合适的磷化温度、磷化时间和涂覆溶胶中Al2O3浓度; 分析了涂覆溶胶中添加剂ST(自制)含量及涂覆次数对活性涂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 结果证明 预先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以及添加含量不超过0.03%的无机组分ST均可以获得高结合强度且活性组分均匀分布的涂层.  相似文献   
63.
对石墨管表面进行难熔碳化物涂覆处理,是原子吸收分析中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石墨管改进技术。通常认为,管内的锆涂层可以减少试液及原子蒸气通过管壁的渗透、阻止某些待测元素与管壁直接接触生成难熔碳化物,并可能参与管内的化学反应。我们对涂锆与非涂锆管进行了电子显微形貌观察,并选择锑、锡在涂锆管与非涂锆管中进行了原子吸收测定的对比,以期对试验现象及锆涂层在石墨管内的主要作用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4.
多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植物中,具有抗癌、抗血栓以及其他保健功效。金属离子在生物和化学催化领域以及各种疾病的检测和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属离子和多酚能方便快捷地自组装成金属-多酚网络,其简单绿色的组装制备过程以及对各种实体表面的黏附特性使其在仿生学、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凸显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金属-多酚类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用方面的探索和应用,介绍了本课题组关于金属-多酚网络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金属-多酚类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银。样品经王水溶液(1+1)水浴溶解,用体积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定容于50 mL比色管中,以7%硫脲为基体改进剂,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校准曲线测定同批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查得样品溶液中的银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校准曲线方程为y=–0.139 66x~2+0.532 03x+0.0013,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6μg/g。用该方法测定国家标准物质GBW07448,GBW 07456,GBW 07306,GBW 07312,测定值与推荐值基本一致,相对误差为–0.4%~2.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1%~3.67%(n=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满足水系沉积物及土壤中银测定的质量要求,适合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66.
钯镁基体改进剂对铅,铋,锗在石墨炉中原子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宣维康 《分析化学》1992,20(2):209-211
通过原子吸收和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加入钯镁基体改进剂在预热处理后对Pb、Bi和Ge三个元素分别生成金属间化合物PbPd_3、BiPd_3、Ge_9Pd_(23)和其他化合物,从而提高了最高允许灰化温度,改变了原子化机理。在原子化阶段这些金属间化合物直接分解为金属原子,结果提高测定灵敏度。  相似文献   
67.
根据CR传输线模型和QR电路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拟合其初值的计算方法,借助Z-View软件,可求得各元件精确值.根据电容(Ci)和电阻(Ri)随特征频率(f*)的分布,推导了元件相对增量与恒相位角元件(Q)指数参数n的关系. 结果表明, 当n小于0.5时,Ci比Ri增加得更快,从新的角度说明了n的物理意义及其和界面脱层之间的关系.作为应用实例,拟合了不同特征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有机涂层/金属腐蚀体系阻抗变化的具体过程,区分了点蚀和脱层因素对阻抗谱的影响,从高阻抗体系同时得到了与不同空隙率有关的涂层电容和电阻值,并根据涂层体系的不均匀特征探讨了模型结构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68.
本将化学修饰石墨探针选择性预分离富集和石墨炉探针原子化学测定的高灵敏度结合起来,建立了用TOPO修饰的石墨探针络合富集Cr(Ⅵ),Nafion修饰的石墨探针交换富集Cr(Ⅲ)的双饰石墨探针顺序分富集,石墨炉探针原子化法测定水体中Cr(Ⅵ)和Cr(Ⅲ)的方法。Cr(Ⅲ)的检出限为1.03ng/mL,线性范围为0-51ng/mL。Cr(Ⅵ)的检出限为0.37ng/mL,线性范围为0-81ng/mL。  相似文献   
69.
Numerous carbonaceous materials have been studied as anodes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years[1 ̄4].Graphite was favored for battery applications because it exhibits a high specific capac- ity, low working potential close to that of l…  相似文献   
70.
本文提出了富烯碳原子簇的石墨层间闭合形成机理,由该机理推出的许多结果与实验事实符合很好。我们认为碳原子簇自由基的快速淬灭及其淬灭速度是富烯碳原子簇形成及其丰度的决定因素。由此得出富烯碳原子簇在给定实验条件下产生的必然性,并预言不同大小的富烯碳原子簇可以通过优化实验条件选择性地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