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0篇
  免费   2220篇
  国内免费   1915篇
化学   6187篇
晶体学   224篇
力学   1003篇
综合类   314篇
数学   970篇
物理学   920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1020篇
  2013年   750篇
  2012年   925篇
  2011年   1008篇
  2010年   854篇
  2009年   997篇
  2008年   1234篇
  2007年   910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908篇
  2003年   659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医学影像技术的起源要追溯到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射线。传统的X射线照相是让通过人体的X射线打在胶片上,图1为胶片X光骨盆像。图1X光骨盆像随着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放射影像领域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成像技术和设备,构成了当代新的影像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丰富了形态学诊断信息和图像层次,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图像信息的数字化。其中,CR和DR是目前大中型医院放射科对常规X线机进行升级换代时的主要考虑对象之一,它们都以形成数字化图像为诊断依据,能实现医院X射线设备从模拟到数字的飞跃,但它们又有各自的成像方式和成像特点。  相似文献   
12.
Au/SiO2纳米复合薄膜的微结构及光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u/SiO2纳米多层薄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吸收光谱对Au/SiO2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单层Au/SiO2薄膜中Au沉积时间小于10s时,分散在SiO2中的Au颗粒随Au的沉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沉积时间超过10s后,Au颗粒的尺寸几乎不随沉积时间变化,但Au颗粒的形状由网络状结构变为薄膜状结构.[Au(t1)SiO2(600)]×5多层薄膜在540-560nm波长附近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且吸收峰的强度随Au的沉积时间增加而增强.基于修正后的Maxwell-Garnett (M-G)有效媒质理论,讨论了金属颗粒的形状对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的峰位和强度的影响.模拟的吸收光谱与实验吸收光谱形状、趋势及吸收峰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Au/SiO2纳米多层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质表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u/SiO2纳米颗粒分散氧化物多层复合薄膜.研究了在保持Au单层颗粒膜沉积时间一定时薄膜厚度一定、变化SiO2的沉积时间及SiO2的沉积时间一定而改变薄膜厚度时,多层薄膜在薄膜厚度方向的微观结构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的Au/SiO2多层薄膜在560nm波长附近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吸收峰的强度随Au颗粒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在Au颗粒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复合薄膜光学吸收强度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当金属颗粒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金属颗粒相互接触,没有观察到纳米层状结构,薄膜不显示共振吸收峰特征.用修正后的M-G(Maxwell-Garnett)理论对吸收光谱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计量协会,广东国际科技贸易展览公司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分析测试与科教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广州)国际生物技术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30日~6月1日在广州市(流花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主要内容为分析测试、高教仪器与实验室设备、生物技术、医学诊断与临床检验、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  相似文献   
15.
金属银熔体快冷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由周期性边界条件控制的500个银(Ag)原子构成的金属Ag熔体快速冷凝过程.冷却速率为8×1013K/s.模拟在FS(Finnis-Sinclair)相互作用势的基础上,通过双体分布函数、键对分析技术、键取向序等多种方法,对液银快速冷凝过程的微观结构转变特性作了分析,给出了连续快速冷凝过程中液银原子间依靠相互作用力形成的独特的微观结构图像.并考察了冷却过程中体系能量和元胞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在快速冷凝过程中液Ag没有形成bcc结构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爱迪生于本世纪初发明的电灯,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随着光源照明日趋多样化,人们对照明质感、强度、色温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80年代以来,低损耗玻璃光学纤维的发明使光纤开始用于照明系统,并且逐步进入实用阶段。目前光纤照明已用于众多领域,包括商品展示、广告标识、交通信号、娱乐场所、建筑装饰等。图1光纤结构示意图光纤是一种光传输装置,由许多极细的、易弯曲的、有一定柔韧性的、纯度较高的玻璃丝(或塑料丝)集束而成。单根光纤的中心是直径较小的纤芯,外面被直径较大、同样材质的包层覆盖,为防止磨损,包层外往往还有一层材料,叫做涂覆层(如图1)。  相似文献   
1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锌、铜和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样品经消化处理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锌、铜和锰的含量,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3%-10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5 %-1.40%.锌、铜和锰在给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0.9994和0.9983,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沧桑 《应用光学》2006,27(2):123-123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大量新一代红外成像设备不断投入战场使用。由于采用的材料更轻以及光学元件的改进,使传统的笨重系统被淘汰,提高了单兵武器和手持设备的性能。第二代前视红外(FLIR)传感器的分辨率更高,可以穿透沙尘,据陆军负责夜视、侦察、监视和目标捕获的项目主管透露,目前已经有一半的“阿布拉姆斯”坦克和“布雷德利”战车装备了这种传感器。  相似文献   
19.
~~碳纳米管被“激光镊子”牵鼻走@汪道友~~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