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61篇
化学   2308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不同价态铬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离与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永坛  康经武 《分析化学》1997,25(6):738-738
1引言由于元素的不同价态、不同存在形态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生理活性。如Cr(Ⅲ)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而Cr(Ⅵ)则是有害的。因此,离子的价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毛细管电泳可实现阴阳离子的同时分析,与离子色谱相比,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本文采用样品与EDTA络合的办法,用毛细管电泳在CH3COONa-CH3COOH体系中(含电渗流改性剂和络合剂),对CrO42-、Cr3+的分离测定进行了研究。用直接紫外法检测在5.5min内可完成两种价态铬离子的测定,特别适于电镀废液或其它水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52.
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中的在柱场放大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深  胡涌刚 《分析化学》1996,24(9):1028-1031
本文首次报道用安培电化学检测器探讨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场放大进样效应,分析了系统峰的形成以及场放大进样对电泳分离检测的影响。采用25μm内径毛细管电泳分离,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儿茶酚(CAT)分别可达0.4nmol/L和1.5nmol/L的浓度检测限,有效提高了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3.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法研究了酸性药物那格列奈与人血浆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和结合率。使用未涂层的毛细管柱 (4 0cm× 5 0 μmi.d .;有效柱长 32cm) ,磷酸盐缓冲溶液 (pH 7.4 ,离子强度0 .17)为背景溶液 ,在紫外检测波长 2 14nm、运行电压 18kV和重力进样 10 0s的条件下 ,利用那格列奈谱峰的平台高度和游离药物浓度的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n =6 ) ,测定了那格列奈的游离药物浓度。固定药物浓度 (2 0 0 μmol L ,2 5 0 μmol L) ,考察不同的蛋白质浓度对结合的影响 ;固定蛋白质浓度 (10 0 μmol L) ,考察不同的药物浓度对结合的影响。实验数据采用非线性拟和程序进行处理 ,得到了那格列奈的蛋白质结合参数。高效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法测定的数据重现性良好 (RSD <2 .5 % ,n =3) ,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方面具有简便、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4.
高效前沿分析的发展及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效前沿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种类,综述了它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概况;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前沿分析比较,阐明了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优势;分析了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研究方法,通过与这些研究方法的比较,阐明了高效前沿分析的优越性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在高效前沿分析方法中有待完善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芯片国管电泳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林炳承 《分析化学》2002,30(3):359-364
芯片毛细管电泳(Chip-CE)技术在近几年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着重介绍芯片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对等电聚焦、等速电泳、自由溶液电泳及胶束电动色谱等其它芯片电泳模式也有所提及。讨论了芯片材料和制作技术、芯片的几何形状、样品的操作和衍生、检测及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56.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以15 mmol·L-1磷酸氢二钠、15 mmol·L-1硼砂和20%乙醇的缓冲溶液作为运行电解质溶液,获得了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中其余成分的有效分离,且峰形较好.测得五味子甲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0.72+24.9 x,相关系数为0.998;线性范围为0.03~0.37 g·L-1.测得的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质量分数为1.18%,相对标准偏差为2.63%(n=6);平均回收率为99.6%.  相似文献   
57.
刘振东  高铁  徐玲丽  杨勇  王庆民  陈泓序 《色谱》2019,37(6):666-670
十二烷基硫酸钠毛细管电泳法因具有快速、分辨率高的优势,已成为单克隆抗体纯度分析的主流方法。在非还原单克隆抗体纯度检测中,其样品前处理过程对于结果有显著影响。为优化样品前处理,考察了以碘乙酰胺和N-乙基马来酰亚胺为巯基封闭剂,在pH 6.0~9.0的样品缓冲液条件下,不同种类和批次的单抗的纯度。发现在两种巯基封闭剂中,高pH的样品缓冲液会影响巯基封闭的效果,产生较多的抗体片段;而在低pH条件下,抗体片段较少,单抗的纯度更高。因此在进行非还原单抗的纯度检测中,pH 6.0的样品缓冲液为最佳的前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增强型电荷耦合检测器测定氨基酸衍生物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荧光黄异疏氰酸酯衍生氨基酸的各种条件。在优化条件下,10-8~10-6mol/L浓度范围内精氨酸与其衍生物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小可衍生化的精氨酸浓度为5×10-10mol/L。  相似文献   
59.
牛血清蛋白对手性物质的毛细管电泳拆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氧乙烯涂层毛细管柱,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手性添加剂,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对手性药物沙丁胺醇和多沙唑嗪以及DL-组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进行拆分。考察了涂层柱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缓冲溶液的浓度和酸度、BSA的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分离电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各对映异构体在22min内得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凝胶电泳分析研究了N,N'-双(2-氨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铜配合物(BAP)和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AP-Cu2配合物能够有效催化裂解超螺旋质粒DNA, 它是DNA自然裂解的3.2×106倍,成功地用简单化合物模拟了核酸酶水解DNA的功能。同時本文也初步提出铜离子和氨基协同催化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裂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