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化学   379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61.
铝阳极化皮膜之显微组织与电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薄切片技术(ultramicrotomy)制作铝阳极化成箔之横截面切片,于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下对氧化铝介电皮膜厚度,型态,成份与微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探讨其与皮膜电化学特性表现之关联性.于85℃己二酸铵水溶液中进行铝阳极化成处理.当电压低于100V时,所成长之介电层为非晶质氧化铝皮膜,其电阻值随化成电压升高而增加,但介电常数不受化成电压之影响.当化成电压超过100V时,结晶状的γ′_Al2O3开始出现,且其产生的量随电压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结晶化的过程造成皮膜中缺陷与裂缝产生,以致皮膜电阻逐渐降低,但平均介电常数却有明显随皮膜中γ′_Al2O3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化成电压达到200V时,介电皮膜之结构明显可分为两层,包括内层非晶质氧化铝与外层结晶性γ′_Al2O3;其电化学交流阻抗行为亦显示界面双电容组件特性,结晶性γ′_Al2O3层的电阻较低,但比非晶质氧化铝层具较高电容值.  相似文献   
162.
报道了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蚀刻PPLN晶体的表面特征,得到的图像显示出由高压电场极化引起的PPLN表面的变化,表明极化电场不仅使晶体内部铁电畴的自发极化方向发生反转,而且改变了晶体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63.
 (续前)1981年西格班(KaiM.Siegbahn,1918-)因发展高分辨率电子能谱仪并用以研究光电子能谱和作化学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NicolaasBloembergen,1920-)和肖洛(ArthurL.Schawlow,1921-1999)因在激光和激光光谱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共同分享了198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从2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试图运用爱因斯坦的光电子理论,通过对光电子的研究来获取物质内部的信息。然而,由于仪器分辨率一直不高,多年来没有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4.
尿液中的纳米微晶及其与尿石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石症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的矿物成分为草酸钙(CaOxa)等[1-2]。但至今为止,尿石症形成过程中的许多化学及物理问题尚不清楚:尿液中的微晶是怎样生长和聚集?随后又是怎样黏附到尿路细胞膜上而形成结石?正常人与尿石患者尿液中微晶的数量和尺寸等存在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65.
昌路  康琳  刘希  赵少奇  吴培亨 《低温与超导》2007,35(3):231-233,241
对生长在Si和MgO单晶基片上的不同厚度的单层NbN薄膜、双层薄膜AlN/NbN以及三层薄膜NbN/AlN/NbN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这几种薄膜样品的微观结构、薄膜厚度以及各个边界的一些直观细节给出了较为清晰的图像。由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衍射图案计算了薄膜和单晶衬底的晶格常数,并与我们以前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有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66.
本文提出用不同离焦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光学方法叠加,改善带有非旋转对称像差的电子显微像相位衬度传递的数.使叠加后传递函数在全场区域同相位,并使传递函数的零值由另一传递函数的峰值填补,改善了电子显微像的像质.  相似文献   
167.
 现行《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40页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的章首图片(如图1所示)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拍摄的“量子围栏(quantumcorral)”照片。本文就先来介绍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诞生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而解读“量子围栏”。一、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诞生过程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人们就一直为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而不懈努力。1674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首次观察到血红细胞,从而开始了利用仪器研究微观世界的新纪元,开阔了人类的观察视野,但是由于受到光波波长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8.
本文在对粘土矿物X光定向片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显微镜(SEM,TEM)深入地研究了陕北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泥岩中粘土矿物在埋藏变质过程中的转化,在本区发现了镁铝蛇纹石、伊利石/绿泥石混层结构,及镁铝蛇纹石向绿泥石转化结构。并据伊利石-石英平衡矿物对氧同位素测温计算,这一转化过程的温度大致为160—220℃,伊利石、绿泥石结晶度及多型的研究表明,随埋深的增加它们都出现规律性变化,并且各种指数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9.
Modification of Montmorillonite through Intercalative Polymeriz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n  Jie  ZHI  Bing  HAN 《中国化学快报》2003,14(1):108-109
Montmorillonite(MMT) was modified through intercalative polymerization of phenol and formaldehyde catalyzed by oxalic acid.The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was delaminated at large,as demonstrated by XRD and TEM studies,It can disperse easily in epoxy resion to from exfoliated nanocomposites.The nanoscale silicate platelets dispersed in water can be metallized by silver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70.
ICF分解实验中的平面调制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采用多次电镀Ni图形转移工艺将激光干涉法获得的耦合在光刻胶表面的起伏图形进行复制以获得Ni基图形转移模板, 并进一步将表面起伏图形复制到聚苯乙烯薄膜的表面, 以获得具有表面起伏图形的平面调制靶。为提高图形转移的精度、研究电镀图形转移工艺和聚苯乙烯薄膜图形复制工艺对表面起伏图形转移精度的影响, 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整个图形转移流程进行监控, 比较光刻胶表面图形, 一次、二次电镀转移图形和转移到聚苯乙烯上图形的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