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化学   567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Two new C18-nor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Aconitum delavay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urther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unique C18-nor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the roots of Aconitum delavayi Franch ledto the isolation of two new norditerpenoid alkaloids,delavaconitine F 1 and delavaconitine G 2.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from spectroscopic evidence.  相似文献   
42.
选择性远程DEPT NMR技术用于萜类生物碱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振春  吴文铸  冯锐 《有机化学》1993,13(2):145-149
从中草药勒党根茎中分离出二个化合物, 其一为已知的萜类生物碱culamtraramine, 其二为它的差向立体异构体, 为新化合物, 定名为isoculantraramine。用选择性远程核磁共振技术测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43.
托里贝母中新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里贝母产于中国西北的新疆,我们从其鳞茎中分得五个生物碱成分, 其中一个新生物碱名为托贝辛, 另外四个已知成分为西贝素, 茄次碱, Delavinone和Tortifoline.它们的结构由IR, MS, ^1H NMR 和 ^1^3C NMR确定.  相似文献   
44.
光学活性α-取代(2-吡啶基)甲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羟基蒎烷-3-酮为手性助剂, 与2-氨甲基吡啶缩合得到中间体酮亚胺, 经去质子化、不对称烷基化、转胺反应得到光学活性α-取代(2-吡啶基)甲胺, 对映体过量值为89-98%。并提出了过渡态模型, 对对映选择性合成反应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5.
海洋天然产物Eccteinascidins-743(Et-743)以其独特的抗癌性能和复杂新颖的化学结构而受到越来越多化学工作者的关注,从发现至今已有许多研究小组报道了相关的全合成和半合成研究成果.作者综述了它的合成研究进展,分析了各合成路线的关键步骤,部分讨论了某些路线的优缺点,并对Et-743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不久前,德国权威机构最新调查发现,德国市场流行的部分花果茶含有超标的有毒物质——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若长期饮用可能伤身。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发布消息称,研究人员选取221种德国市场上常见花果茶样品进行了检测,包括茴香茶、甘菊茶、薄荷茶、荨麻茶等,而红茶、绿茶等因样本数量过小,风险分析时未予考虑。结果发现,部分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类  相似文献   
47.
亮点介绍     
《有机化学》2013,(4):866-868
Fischer吲哚合成法区域选择性问题的解决方案Angew.Chem.Int.Ed.2013,52,1266~1269 Fischer吲哚合成法不仅是吲哚合成史上的里程碑,它在整个有机化学发展史中也是经典之作.虽然过去一个多世纪有机化学界对Fischer吲哚合成法有无数的研究、应用及拓展,但它源于非对称酮底物所产生的区域选择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好的解决,这大大制约了该方法在复杂分子结构合成中的应用.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梁广鑫课题组利用苯肼和烯基卤化物偶联选择性生成[3,3]重排反应前体的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反应很强的官能团耐受力使反应吲哚化后形成的亚胺中间体可以被底物中亲核性的官能团捕获而一步构筑含有季碳手性中心的复杂环系,使Fischer吲哚合成法在吲哚生物碱全合成中的应用前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相似文献   
48.
通过含有吲哚底物的分子内氧化偶联反应,成功地构建了Communesin家族生物碱的螺吲哚啉季碳中心,从而完成了(-)-Communesins A,B和F的对映选择性合成.接下来我们发展了分子内氧化偶联/缩合串联反应策略,得到了天然产物(-)-Vincorine的核心四环骨架,然后再经过五步转化完成了Vincorine的全合成.从药物化学角度来看,分子内氧化偶联/缩合串联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地合成含有多环吲哚啉骨架的方法.采用相同的串联反应策略,我们分别从色胺衍生的β-酮酸酰胺和丙二酸二酰胺出发,一步构建了多环螺吲哚啉和多环吲哚啉并吡咯环骨架分子.  相似文献   
49.
UPLC-MS/MS和主成分分析法判别海洛因原产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UPLC-MS-MS)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定量测定海洛因中9种生物碱的方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实现了快速区分"东南亚"和"西南亚"地区海洛因样品的目的。样品使用甲醇超声提取,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 i.d.,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pH 9.66的10 mmol/L的碳酸氢铵和乙腈,在梯度条件下分析。结果表明,在5~500μ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范围为88%~118%,相对标准偏差为1.7%~10%。9种生物碱的检出限(LOD,以信噪比(S/N)>3计)和定量限(LOQ,以S/N>10计)分别为0.03~1.67 mg/kg和0.10~5.51 mg/kg。本方法在11 min内即可对缴获海洛因样品中的9种生物碱进行定量分析,可用于海洛因原产地的快速判别。  相似文献   
50.
本文建立了火锅底料中5种罂粟壳生物碱的分散固相萃取,结合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测方法。样品先用80%的乙腈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经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初步净化。净化后的溶液加入由无水Na_2SO_4、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_(18)-N)及氨丙基乙二胺吸附剂(NH_2-PSA)组成的净化剂进一步的净化。净化溶液用Waters CORTECS UPLC HILIC柱(100 mm×2.1 mm, 1.6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和含0.1%甲酸的10 mmol/L甲酸铵溶液,梯度洗脱,并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以多反应监测(MRM)定性定量分析目标化合物。考察了净化剂中无水Na_2SO_4、C_(18)-N和NH_2-PSA的用量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优化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实验条件。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的检测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54;方法回收率用三个浓度进行添加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2.5%~95.9%;定量限为0.5~15μg/kg。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作为火锅底料中的5种罂粟壳生物碱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