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87篇
化学   891篇
晶体学   57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40篇
物理学   47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王远弟 《应用数学》1998,11(3):65-69
本文讨论非线性方程的非局部初值问题,利用半群理论、单调算子理论以及Banach不动点定理,分别得到两个问题的温和解和弱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122.
张成义 《大学物理》1996,15(5):46-47
利用T-S图导出了一类非卡诺机可逆循环的热效率公式和制冷系数公式,推导出过程比用p-V图简明清晰,同时指出了有关公式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3.
建立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热解吸直接进样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集的空气样品吸附于Tenax吸附管中,将吸附管置于热解吸仪上,解吸气体直接由进样阀快速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采用非极性石英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8种组分的线性范围为0.01~11.04μg,检测限为0.001~0.006μ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8%。该方法符合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氧化降解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质谱、热分析手段研究了PMMA热解反应 .结果表明 ,在氮气中 ,PMMA -CH =CH2 有两个失重阶段 ,分别对应于主链末端双键引发的断链和主链无规则断链反应 ,转折点的失重率约为 2 6 % .其中 ,第一阶段的失重速率受扩散过程控制 ,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 15 8.5kJ/mol,lnA为 2 7.6 9;第二失重阶段为 1.5级化学反应 ,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 2 14 .79kJ/mol,lnA为 4 0 .4 6 .在空气中 ,PMMA也有两个失重阶段 ,反应机理为 1级化学反应 ,转折点处的失重率约为 70 % .其中在第一失重阶段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 130 .32kJ/mol,lnA为 2 4 .81,在此阶段中 ,过氧化基团的分解反应对PMMA的失重速率有重要影响 ;在空气中第二失重阶段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 78.2 5kJ/mol,lnA为 13.97.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赤峰的两种褐煤进行了煤热解气化实验研究,考察了气化室温度和流化状态等实验条件变化对煤气产率,组分的影响,得到了具体条件下的煤气化综合过程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6.
本文研究了[Fe_3(μ_3-O)(μ-O_2CH)_6(H_2O)_2(O_2CH)]·2H_2O(简称)在乙炔、水汽体系中的反应行为。发现当温度高于220℃,脱落部分配体的具有活化乙炔进行加成反应的性能。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此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探索,报道了产物的定性及半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27.
炭化烧蚀材料热解膨胀和线膨胀对内部温度场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根据炭化烧蚀材料的防热机理,认为防热材料表面化学烧蚀后退、热解膨胀和内部温度升高引起线膨胀是造成防热层厚度变化的因素,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表面化学烧蚀后退对飞行器外形变化和温度场的影响,而对于后两者的具体影响却少有研究。本文数值模拟了高硅氧-酚醛炭化材料的烧蚀热响应过程,分析和解释了计算结果,说明了防热材料的线膨胀和热解膨胀对外形和温度场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提出一种采用气液耦合谐振子的新型热声驱动制冷系统,理论上首次实现液氦温区制冷。模拟结果显示,系统最低无负荷制冷温度达到5.9 K,为目前热声制冷系统的最低记录。本文首先基于数值模拟优化了新型热声制冷系统结构参数;然后,分别揭示了系统内部关键参数的沿程分布以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填补了热声制冷技术应用于液氦温区的空白,有望为航天、低温电子器件及氢能源利用等领域中的新型热驱动制冷机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9.
有机朗肯循环(ORC)是一种前景广泛的热电联产技术,R1233zd(E)是一种在ORC中表现良好的环保型有机工质,有机工质的热稳定性对于工质在ORC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实验和理论方法对其热稳定性及热解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研究了热解气态产物、热解固态产物、热解温度区间和压力对热解的影响等。通过ReaxFF模拟方法研究了工质的主要热解路径、压力和分子结构对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R1233zd(E)热解的主要气态产物是HF和HCl,热解中有黑色固体生成,R1233zd(E)的热解温度区间为250~270?C,压力对R1233zd(E)热解速率无明显影响, R1233zd(E)的热解路径主要有均裂反应和抽提反应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0.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一种新型的蓄热-传热功能流体,目前对相变微胶囊与基液流固传递作用认识的欠缺,导致宏观上对悬浮液流动传热性能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本文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模拟相变微胶囊在液冷微通道内流固作用下的流动传热特性,对比普通颗粒及相变胶囊对液冷微通道壁面温升的抑制作用,考察胶囊位置、形状及数量对壁面温升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囊及颗粒均对它们上游区域的壁面温升产生抑制作用,而胶囊的相变使得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胶囊越靠近壁面自旋运动越快,越有利于流体与壁面的换热,对壁面温升抑制效果越强,尤其是靠近受热面时;相比椭圆形胶囊,圆形胶囊自旋运动更激烈,对壁面温升抑制效果更优;随着加热区内胶囊数的增加,最大抑制效果在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