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0篇
  免费   2092篇
  国内免费   7045篇
化学   12464篇
晶体学   903篇
力学   1282篇
综合类   387篇
数学   133篇
物理学   4298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532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589篇
  2014年   1069篇
  2013年   994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859篇
  2010年   889篇
  2009年   906篇
  2008年   958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639篇
  2004年   719篇
  2003年   785篇
  2002年   693篇
  2001年   683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舒瑜  张建民  徐可为 《物理学报》2006,55(8):4103-4110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计算了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当Pt吸附原子位于Pt(110)表面第一层原子的二重对称洞位上0.11nm时最稳定.Pt吸附原子的最佳迁移路径是由一个二重对称洞位沿密排方向迁移到最近邻的另一个二重对称洞位.在吸附原子远离表面的过程中,将依次经过排斥、过渡和吸引等三个区域.在排斥区和过渡区,由于吸附原子与表面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势,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的形貌图均为(110)面原子排列的复形,与对势理论和嵌入原子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在吸引区,由于多体相互作用及晶体中原子 关键词: 金属表面 自吸附 能量 力  相似文献   
7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升级改造工程(BEPCⅡ)将采用的频率500MHz、输出功率250kW的高频发射机和环流器已安装、调整、测试和验收完毕,这是国内建立的第一套500MHz/250kW发射机系统.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器的调测试的原理和各项测量内容及结果, 并比较设计指标和要求,来阐述此发射机的实际技术指标和测试性能.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实际气体的多分子层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7.
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CA)生物微胶囊,并考察了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及其pH值以及柠檬酸钠溶液pH值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胶囊粒径随氯化钙浓度和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胶囊的膜厚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厚,随壳聚糖溶液pH值的增加而降低;而在胶囊液化处理过程中,柠檬酸钠溶液的pH值对微胶囊的机械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当氯化钙浓度为1.5%,海藻酸钠浓度为2%,壳聚糖浓度和pH值分别为1.5%和5.0及柠檬酸钠溶液的pH值为7.2时,可制得粒径为2.65mm、机械强度为150mN的ACA生物微胶囊.  相似文献   
78.
针对中国全部3大类116个交通标志,即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用BP网络实现分类功能.实验中使用了3种测试集,即加高斯噪声、水平扭曲和日本交通标志实景图,对BP网络的分类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用BP网络实现交通标志粗分类功能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对交通标志的颜色失真和形状失真均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9.
金属上化学吸附的族模型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簇模型方法是研究化学吸附的最重要的量子化学方法之一。本文对'簇--表面类比法'的物理内涵、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80.
李娟  华玉林  牛霞  王奕  吴晓明 《发光学报》2002,23(2):171-174
对以MEH-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件相比,最大相对发光强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启亮电压降低了2.0V,半寿命提高了12.7倍。初步分析表明热处理方法提高器件发光性能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地减少了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焦耳热产生的某些气体,从而减少阴极表面气泡及黑斑的出现,另一方面,热处理方法也增强了有机发光层与阴极接触界面的结合力,提高电子注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