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016篇
化学   1543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单嘧磺隆在水、正辛醇和正辛烷3种不同溶剂中的构象行为、单嘧磺隆与3种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及氢键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在3种不同的溶剂中, 单嘧磺隆的优势构象不同; 其构象转换过程, 特别是转换成活性构象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水溶液中; 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构象行为的决定因素; 单嘧磺隆的脲桥部分可以和含氢键接受体的溶剂形成氢键, 分子间与分子内氢键的竞争可能是从晶体构象转换成活性构象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2.
变温红外光谱研究多嵌段聚氨脂脲的微相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由聚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3.5-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组成的多嵌段聚氨酯脲(SPUU)的微相分离行为的影响.从室温逐步升温到310℃的过程中,氨基甲酸酯键(UT)之间形成的氢键大量解离,而脲键(UA)之间形成的、具有平面状双分叉结构的氢键在130~200℃范围却大量生成;从310℃缓慢冷却到室温后,部分游离的UT重新形成氢键,而硬段之间形成的UA氢键的含量又有所增加.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SPUU的微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53.
以2-氰基-3-(4-(2-氯-3-甲基-1-丁酰氧基)-苯基丙烯酸(A)为质子给体,N-(4-吡啶基亚甲基)-4-烷氧基苯胺(nSSZ)为质子受体,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氢键复和物,经红外光谱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的存在,通过DSC,偏光方法及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液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呈现近晶相行为。  相似文献   
54.
合成了一个新的三脚架结构配体及其镍配合物的晶体。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_l/n空间群,a = 1.2151(4) nm, b = 1.5535(5) nm, c = 2.1740(7) nm, β = 90.551(18)°, V = 4.103(2) nm~3, Z = 4, M_r = 834.03, R = 0.0556, wR = 0.1256, μ = 0.541 mm~(-1), F(000) = 1758。配合物中Ni与配体的三个N和 三个O构成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晶体中存在着分子间氢键,晶体结构依靠库仑 力和氢键作用而稳定。  相似文献   
55.
以X光衍射实验对二水合氯酸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影响精氨酸构象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比较了在不同阴离子存在条件下精氨酸构象的变化情况。该晶体为单斜晶系,P21/c,a=11.0490(18);b=8.4876(13);c=11.2261(17);β=91.386(2);°Z=4;Dx=1.443Mg.m-3。精氨酸分子以顺式和反式两种构象沿C轴方向交错排列而羧基氧原子和相邻分子中的α-氨基N-H以氢键相连,形成常见的“头尾”相连构型;分子中的结晶水参与氢键的形成,类似“盐桥”作用;氯离子参与电荷平衡并和精氨酸的N-H形成较强的氢键作用和静电吸引力。上述作用使得精氨酸分子晶体形成了三维氢键网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6.
非共价键结合的超分子聚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及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介绍超分子化学、氢键及超分子聚合物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以氢键为结合力的多重氢键作用、羧基(D)与吡啶基(A)作用以及氢键与其它非共价键协同作用形成的超分子聚合物体系,并对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7.
3种市售树脂ADS-5、ADS-8和ADS-17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水溶液的吸附表明,具有弱极性的ADS-8对茶多酚的吸附量最大.随着树脂极性的增加(ADS-5<ADS-8<ADS-17),从混合物中对茶多酚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增加,表明对茶多酚的吸附可能包含疏水作用和氢键,而对咖啡因的吸附为疏水作用.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不同交联度(8%~26%DVB)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这些树脂具有疏水基质和可与酚类化合物形成较强氢键的氨基.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混合物溶液的吸附表明,这些树脂对茶多酚具有高吸附量和高吸附选择性.交联度为10%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量,交联度为22%的大孔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对茶多酚具有最大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8.
采用变温红外光谱研究了尼龙1216的Brill转变并测得Brill温度约为150℃。一些α谱带在转变过程中消失,氢键强度也急剧减弱。这些现象证明了Brill转变的“局部熔融”机理。  相似文献   
59.
利用溶胶-凝胶分配理论对氢键溶液的模型体系进行研究, 给出了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及凝胶点后氢键网络中各类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案, 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计算. 结果表明, 当两类质子受体基团的活性不同时, 质子受体基团的竞争作用对网络结构有一定影响. 这为控制氢键网络结构特征提供了可能的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60.
党东宾   《化学研究》2006,17(4):91-95
对基于(C—H)+…X-氢键类型的阴离子识别以及识别过程所引起的光化学传感和电化学传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