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90篇
化学   1394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61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3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杨洁,女,汉族,1963年出生,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2001年11月至2002年11月,在意大利米兰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作访问学者,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入选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研兄,特别是新疆特种礼制品的研冗及新疆林果资源中天然产物的研究及产业化。近年来承担了"生物化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相似文献   
962.
以奥美拉唑、 苯妥英、 卡马西平和非那西丁为检测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亚型的专属探针药物, 通过原型药物减少量测定法考察药物体外代谢的变化, 评价人参皂苷Rb1对CYP450不同亚型酶的作用. 结果表明, P2C9, P2C19和P3A4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1A2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表明人参皂苷Rb1能诱导P1A2亚型酶的活性, 促进底物与酶反应, 加快底物的代谢, 而对P2C9, P2C19和P3A4三个亚型酶有弱的诱导或无诱导作用. 根据快速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RRLC-MS/MS)检测结果推断, 人参皂苷Rb1在CYP450酶中的代谢产物可转化为人参皂苷Rb1氧化产物(Rb1+O)及人参皂苷Rd和F2.  相似文献   
963.
通过改变Pd和Au的负载顺序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和电子性质的PdAu双金属催化剂, 并用于蒽醌加氢反应. 其中通过先负载Au后负载Pd的顺序制得的Pd/Au/Al2O3催化剂, 其加氢效率可高达14.27 g·L-1.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2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表征结果显示, Pd/Au/Al2O3催化剂中分散在Au颗粒表面的Pd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爆米花结构, 其表面零价态的单质Pd含量最多, 而这种表面零价态的单质Pd是蒽醌加氢反应中的关键活性组分. 此外, Au的加入可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减少降解产物的生成, 从而大大提高了催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964.
药物代谢过程是药物在体内产生药效和毒性的主要过程,发展廉价、方便、快速、高通量的体外药物代谢研究方法对新药的开发和设计、给药的方法和剂量、临床药物的检测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酶)在药物的I相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以电极代替辅酶NADPH提供CYP450酶催化反应过程中需要的两个电子,构建CYP450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实现药物的初步筛选. 大量研究表明,CYP450酶在电极表面合适的固定方法与电极材料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 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CYP450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药物代谢研究方面的应用,并展望其研发前景.  相似文献   
965.
在现代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能够检测药物分子化学组成、结构及其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始终是人们最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而光谱分析(包括红外、紫外和核磁共振)是最常用的分析手段。其中,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通过检测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原子核在周围化学环境影响下的跃迁规律,来获得反映核相关性质的参数,而这些参数包含了详尽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核磁共振波谱能在液态、固态、气态,甚至在生物原位环境等多种复杂条件下,提供体系中分子组成、原子水平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相互作用和动态过程等丰富信息,特别是药物研发中极其重要的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信息。因此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研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而有关核磁共振波谱专门应用于药物研发方面的综述并不多见。由此,在简单阐述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药物靶标生物大分子受体的结构与动力学、药物设计与筛选,以及药物代谢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核磁共振波谱在药物研发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以期系统的为分析工作者们提供核磁共振波谱在该领域目前的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966.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也是一个数据密集型的研究领域,由此使得模式识别在代谢数据处理中有重要作用.L1 范数支持向量机(L1-Norm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L1-norm SVMs)作为在模式识别领域中准确、稳健的方法,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较少.该文应用L1-norm SVM 方法对小鼠感染血吸虫后的代谢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L1-norm SVM 在聚类与特征选择方面具有优势,并表明它在代谢组学领域的应用有着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967.
Ugi反应是由1分子醛或酮、1分子胺、1分子异腈和1分子羧酸4个组分通过缩聚反应生成α- 酰氨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反应。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和原子经济性好等特点。 该反应还可与Suzuki、Heck和Smiles等经典反应偶联,使得其在天然产物合成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概括总结了近几十年来Ugi反应在一些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8.
陈方方  师彦平 《色谱》2013,31(7):626-633
天然产物体系复杂,尤其是一些活性成分含量较低,采用一般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富集难度较大。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专一的选择性,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应用于天然药物资源样品前处理过程,能够选择性地分离富集复杂基质中的目标成分。本文对近几年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物包括黄酮类、多元酚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萜类以及其他一些类型的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69.
建立了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类代谢产物(高香草酸、5-羟吲哚乙酸和香草扁桃酸)及神经递质类前体(精氨酸和酪氨酸)混合物的毛细管电泳(CE)分离方法. 利用标准试剂混合样考察了缓冲体系的组成、pH值及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并探讨了尿液中基体成分如肌酸酐、尿酸和乙酰乙酸对分离的干扰. 在Na2B4O7-NaOH缓冲体系(pH=9.90)及紫外(UV)检测(波长200 nm)条件下对8种神经递质类相关物质的分析获得了良好的定量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为0.04~0.60 μmol/L,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范围分别为0.09% ~0.48%和0.47% ~3.34%. 利用该方法对实际尿液中的精氨酸和香草扁桃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其定量结果分别为(95.8±3.8)和(44.6±3.5) μmol/L,加标回收率为96.65%~104.5%.  相似文献   
970.
综述了光谱类、电镜类、烟气分析仪以及热重分析仪等现代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在煤炭燃烧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就该领域对现代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