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053篇
化学   2714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4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2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研究了 4 巯基吡啶自组装膜 (SAM)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 ,并用于抗坏血酸 (AA)的测定。在pH 3.0盐酸 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 ,AA在SAM修饰金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 ,峰电流与AA浓度在 4 .0× 10 - 6 ~ 1.0× 10 - 3mol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2 .7× 10 - 6 mol L ,相关系数为0 9978。该电极对多巴胺 (DA)有排斥作用 ,重现性良好 ,可用于AA的灵敏测定。  相似文献   
52.
油溶性金属Ni纳米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犤1犦。由于在催化、光学和电学材料中的广泛应用,超细单分散的金属微粒的制备与性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通常制备金属纳米微粒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固体金属材料分裂为纳米尺寸的颗粒,如机械粉碎、电弧放电及金属原子蒸气沉积犤2犦,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金属微粒粒径一般都比较大,且粒子尺寸分布宽,另一种是把金属原子制成纳米尺度的颗粒,如乳液聚合法犤3犦、热解犤4犦、γ-射线辐照犤5犦、脉冲电沉积犤6犦和化学还原犤7犦等,这种方法制备的微粒粒径通常分布窄且粒子小…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在Mo/HZSM-5催化剂上添加助剂以及不同的反应预处理温度对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第二组分的添加,Mo/HZSM-5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预处理温度是影响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Mo-Ru/HZSM-5催化剂经过873K空气预处理后,甲烷在973K的转化率约为10%,催化剂的稳定性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TPSR实验结果表明,Ru的加入降低了芳烃生成的温度。TPO和DTA实验结果表明,在Mo-Ru/HZSM-5催化剂上可生成较多的碳物种,结合反应结果,可以认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物种对甲烷的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是起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54.
18—冠—6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定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18-冠-6修饰碳糊电极测定金的条件,金在0.5mol/L HCl-0.005mol/L KCl底液中富集,介质交换到0.01mol/L HCl中进行测定。金(Ⅲ)浓度在0.1~1.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9.7%,检出限为20ng/mL。可不经预先分离直接测定矿样中的金,结果良好。并研究了Au(Ⅲ)在18-冠-6碳糊修饰电极上的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55.
普鲁士蓝膜修饰极循环伏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普鲁士蓝(PB)膜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膜中电活性中心间的相经作用导致PB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偏离理想表面波,用有限扩散边模型解释了高电位扫速下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在含钾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测得PB膜中电荷传输扩散系数为10^-9-10^-11cm^2/s。  相似文献   
56.
聚吡咯水杨酸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水杨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春光  崔刚 《分析化学》1994,22(9):922-924
本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吡咯-水杨酸修饰电极;并进行了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经电化学处理该是电极对水杨酸根具有选择性响应,响应线性范围在1.0×10^-^5-1.0×10^-^3mol/L之间。电极斜率为40mV/pC,该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响应时间在180-300s之间;电极寿命可达60d。  相似文献   
57.
三正辛胺修饰电极伏安测定痕量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化学修饰电极伏安测定痕量金,Kalcher K等曾采用阴离子交换剂碳糊修饰电极及打萨宗碳糊修饰电极检测100~300μg/L的金。本文采用三正辛胺(TOA)修饰玻碳电极,在1.5 mol/L介质中,Au(Ⅲ)在+0.16 V(vs SCE)处有一灵敏的不可逆还原峰。检出限为0.1μg/L。灵敏度比文献方法高千倍。Au(Ⅲ)浓度在5×10~(-7)~5×10~(-9)mol/L范围内峰高与浓度  相似文献   
58.
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银粒子修饰金电极,并运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探讨了该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了高氯酸二茂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高氯酸二茂铁在该修饰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用示差脉冲法测定高氯酸二茂铁,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4.0×10-6~5.0×10-4 mol/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0.0236c(μmol/L)-0.097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2,检出限为2.3×10-7 mol/L(信噪比为3).  相似文献   
59.
在目前的聚合物膜修饰电极领域中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这是因为用离子交换方法可将许多电化学或电催化活性的阳离子物种固定于Nafion膜中,构成具有离子导电功能和特定电化学性质的膜合物膜修饰电极。  相似文献   
60.
许多疾病的特征在于各种生物分子表现出的异常活性,这些物质通常在细胞内外显示过表达现象,因此对其灵敏靶向识别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效用。由于基因诊疗和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用于灵敏检测细胞内外生物化学物质的核酸探针突显优势。核酸探针可以在稳定进入细胞的同时,特异性地结合目标物质,通过光学方法检测或通过成像技术标识出来。本文综述了采用光学传感方法和成像技术,基于核酸探针检测生物分子的新进展。根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了几个代表性体系:核酸序列、蛋白质和酶、化学物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并详细阐述其关键设计原理、灵敏度及样品检测等结果,同时指出了各类核酸探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