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057篇
化学   2725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4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2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球壳烯类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绵 《高分子通报》1992,(2):77-84,92
自从Kratschmer和Huffman发表了较为简便的制备和分离碳-60,碳-70的方法以来,对于球壳烯类,特别是碳-60的表征和物化性质已进行了较为翔实的研究。关于球壳烯类的化学修饰,尽管起步较晚,对其兴趣也日益高涨。本文综述了球壳烯类的化学修饰,特别在球壳烯外壳的化学反应方面。  相似文献   
42.
铅修饰Pd/Al2O3催化剂上环戊二烯的选择加氢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3.
多相催化乙烯齐聚制α-烯烃的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属离子交换型中孔分子筛MZSM-5、MZSM-5P为催化剂,在中压条件下对多相催化乙烯齐聚反应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系列催化剂对乙烯的反应活性较NaZSM-5有显著的提高,但对目标产物α-烯烃的选择性差.对MZSM-5经表面修饰后的系列催化剂MZSM-5P,反应活性降低,而目标产物α-烯烃的选择性有所提高.这说明采用适宜的有机碱对离子交换型分子筛催化剂MZSM-5进行表面修饰是提高离子交换型分子筛催化剂乙烯齐聚反应选择性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赵焱  刘哓青  赵勇  刘频  李琮 《分析化学》2006,34(7):959-962
用光谱滴定技术分别测定了β-环糊精(1)、单-[6-(1-萘酰氨基)-乙基氨基-6-脱氧]-β-环糊精(2)、单-[6-(1-萘酰氨基)-二乙基二氨基-6-脱氧]-β-环糊精(3)在25℃时,pH为7.2、2.0和10.1的缓冲溶液中与几种染料分子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s,并考察了pH=7.2时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H0和TΔS0。结果表明,pH为2.0和10.1时,静电、疏水和氢键作用协同贡献于超分子配合物的形成,如主体2与AR在pH=10.1时形成的Ks=7085;而pH=2.0时的Ks=1034。当pH=7.2时主-客体的尺寸/形状匹配、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决定配合物的稳定性。主体2、3对AR、TNS和ANS的包结配位是放热过程,并给出较大的焓变(-ΔH0),对RhB主要表现为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45.
氧气在阴极的电还原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氧阴极电还原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阴极表面修饰对该过程的影响以及氧阴极电还原在有机物电合成与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道诺霉素 ( DNM)在石墨粉末微电极和 DNA修饰石墨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并分析了产生差别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微量 DNM的方法 ,DNM浓度在 1 .0× 1 0 - 7~ 1 .0× 1 0 - 5mol/L之间其微分脉冲伏安 ( DPV)峰电流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5 .0× 1 0 - 8mol/L。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模拟样品中的 DNM,回收率在 94%~ 1 0 8%之间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7.
利用过量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SiO2纳米粒子表面进行修饰合成出表面含—NCO基团的功能化SiO2(SiO2-TDI), 功能化SiO2与丙烯酸羟丙酯(HPA)反应将表面-NCO转化为可聚合乙烯基合成大分子单体(SiO2-HPA). 用传统自由基共聚方法利用苯乙烯(St)与SiO2大分子单体共聚制备PS/SiO2纳米复合材料. 系统研究了单体投料比及聚合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此外, 利用红外光谱(FTIR), DSC和TGA 等实验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 共聚产物为一交联结构, SiO2纳米粒子在复合材料中起着物理交联点和化学交联点作用; 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明显地高于其均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玻璃化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48.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血红素与脑磷脂混合Y型LB(Langmuir-Blodgett)膜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血红素LB膜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在0.1mol/L KCl溶液中有一对氧化还原峰(-0.42V/-0.30V);将血红素LB膜转移到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的血红素LB膜修饰电极(heme LB-GC)对溶液中溶解氧的电化学还原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其催化还原过程具有不可逆电荷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49.
A cobalt hexacyanoferrate (CoHCF) nanoparticle (size ca. 60 nm)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 (CME) was fabricated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hemoglobin (Hb) at this nanosized CoHCF CME was studied. In comparison with a bar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and a general CoHCF CME electrodeposited in a traditional manner, the present nanosized CoHCF CME performed efficiently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for Hb with relatively high sensitivity, stability, and longlife, Combined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 (LC), the nanosized CoHCF CME was used as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ctor of Hb in the established flow injection analysis-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FIA-ECD) system. The peak current was a linear function of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 from 2.5×10^-8 to 5.0×10^-6mol/L for Hb, with detection limit of 1.4×10^-8 mol/L. The FIA-ECD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ssess the Hb content of clinic blood samples with advantages of sensitiveness, speediness, easy control and small sample-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50.
错配核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绘丽  杨频 《化学进展》2002,14(2):133-140
本文通过介绍多种错配核酸的结构及其热力学性质,详细地描述了非Watson-Crick配对核酸的最新进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阐明生物体内错配核酸的识别修复机理及核酸二级结构的预测,并为合理设计新的人工核酸修复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