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110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物理学   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某公司生产的耐热不锈钢管 ,在经海洋运输后发现大量锈斑 ,应用扫描电镜 (SEM)、X射线能谱仪(EDX)等进行分析鉴定发现 ,焊接工艺存在漏洞造成海水腐蚀是残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2.
比较了丁酸单双甘油酯与标品的色谱保留值和质谱图,确定了目标物。用喷雾干燥的方法,以麦芽糊精为壁材,变性淀粉为乳化增稠剂,制备大豆油粉末油脂。采用丁酸单双甘油酯、柠檬酸单甘酯和聚甘油酯为乳化剂,当其比例为3%:1.2%:0.6%时,表面油含量1.23%,包埋率97.93%。对其复原乳状  相似文献   
123.
在浮选过程中,微细粒级的辉钼矿回收难度较大,易损失在尾矿中。为了分析不同粒级辉钼矿可浮性差异,揭示细粒级辉钼矿可浮性恶化的原因,以-150+74,-74+45,-45+38和-38 μm四个粒级辉钼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辉钼矿纯矿物浮选试验,首次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对四个粒级辉钼矿的可浮性及其晶型特征和外在形貌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和对比。研究表明:随着粒级的减小,辉钼矿的可浮性降低,浮选效果恶化,且辉钼矿的可浮性由非极性、低能、疏水的“面”和活泼、亲水的“棱”的面积比决定。辉钼矿在受外力作用下由粗粒级变成细粒级过程中,首先主要是沿解理面破裂,然后沿断裂面的破裂增多,导致面棱比减小,辉钼矿的可浮性下降;同时辉钼矿晶型结构由3R亚稳定状态转变为2H型稳定状态。此外,与3R型的粗粒级辉钼矿相比,微细粒级辉钼矿以2H型为主,且其(002)晶面的面间距逐渐增大,导致水分子容易进入晶体结构内部,并在矿物表面形成水化膜,辉钼矿亲水性增强。晶型的不同使不同粒级辉钼矿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面间距的增大则使辉钼矿断裂面暴露的亲水性钼-硫键数目增多,两者是细粒级辉钼矿亲水性增强及可浮性下降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24.
为探讨微波场强化药用植物溶剂提取的作用机制,选择黄芪饮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微波功率对黄芪水提液分子量分布特征的影响,并同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药材形态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200~900W,提取时间均为20min,相比较600W更有利于分子尺度<4000 Dalton的小分子物质的浸出;900W使药材内部产生微波固化现象,导致微小导管等通道凝固闭塞,阻碍了药材内部可溶性成分的浸出.因此,合适的微波功率有利于保持药材内部输导组织和薄壁组织的通透性,促进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快速溶出.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聚(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PNIPMAM)@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中空双壳微凝胶的合成过程. 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形态学表征方法可简捷直观获得核壳结构微凝胶的粒径尺寸、三维立体及内部超微结构,进而揭示PNIPMAM@PNIPAM中空同心双壳结构微凝胶合成过程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6.
带冷冻传输系统的双束扫描电镜可实现样品原生态下的高分辨图像采集,以及冷冻含水样品的超薄切片制备,而被广泛应用于生命、医学、食品、化学、材料等领域,在相关科学研究中逐渐体现出不可取代的地位. 介绍了带冷冻系统扫描电镜的基本配置,并重点从开放共享与成效、仪器常见故障及维护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仪器的科学管理,以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为同类型仪器的运行提供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27.
以EVO-18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例,阐述了钨灯丝扫描电镜灯丝更换的详细注意事项及灯丝日常维护保养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28.
采用电脉冲极化方法制作出周期性反转电畴微结构.利用热腐蚀法制备出用于环境扫描电镜(ESEM)研究反转电畴结构的样品.通过ESEM的观察与分析,在光栅电极下方,铁电畴发生了极化反转,反转区域在y方向上有所扩展,在Z方向逐渐变窄,没能贯穿整个晶片.通过控制光栅电极的纵宽比和电压脉冲的参数,可以在晶片的表面或一定深度得到占空比为1:1的正、负铁电畴交替排列的结构,达到准相位配的目的.观测到竹叶状二次电子图像衬度,它是由制样过程中局部产生应力造成的,这说明利用ESEM可以研究压电材料中的电荷分布.  相似文献   
129.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基体金属材料上化学沉积镍磷合金的生长过程及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适当的活化处理有利于提高沉积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结合力好的呈铆接状态;沉积层表面形貌为园球形,腐蚀后显微组织为同心园环;沉积层内各处磷含量的分布不均匀,同心环核心处的磷含量  相似文献   
130.
植物样品消解后残留颗粒物元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采用干灰化法和湿消化法处理植物标准参考物质灌木枝叶组合样(杨树叶和茶叶),用扫描电镜(SEM)对消解液中残留的不溶性颗粒物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并用SEM附属的X能谱仪研究了颗粒物的主要元素组成。另外,还用BCR法对茶叶残留颗粒物进行了分级萃取, 相关元素在四种存在形态中的含量分布状况由AAS和ICP-AES给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消解方法对颗粒物微观形貌有较大影响,其中植物样品经干灰化法处理后残留的颗粒物多呈灰黑色,表面疏松多孔;经湿消化法处理后残留的颗粒物均呈白色,多数结构紧密,数量也相对较少。不同植物样品残留的颗粒物元素组成均大同小异,主要为Si和Al,此外还有少量的Ca, Fe, K, Ti等。这些元素在颗粒物中存在形态不一,致使在进行植物样品分析时某些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大为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