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524篇
化学   754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116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1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层状LiMnO_2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状LiMnO2 化合物的研究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研究工作的新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LiMnO2 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主要阐述了具有层状和扭曲层状结构的m LiMnO2和o LiMnO2 的结构、电性能、合成和改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重点介绍了离子交换法合成层状LiMnO2 的原因和机理。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掺杂其它金属离子改性以提高循环性能是今后LiMnO2 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球磨促进固相反应法合成出了具有单斜层状结构的前驱物NaMnO2,随后通过离子交换得到了单斜层状LiMnO2。XRD测试结果显示产物为单相。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测结果显示LiMnO2的粒子尺寸为300~500 nm,HRTEM分析显示干扰条纹的间距为0.485 nm,基本对应于m-LiMnO2的(001)晶面间距。红外吸收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被用来测量m-LiMnO2中Mn-O键的伸缩和弯曲振动吸收和Mn元素的价态。合成的m-LiMnO2在电化学充放电循环初期表现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但其循环寿命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Pd(L)(Aa)+三元配合物及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在25±0.5℃,3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表征常数。其中L=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邻菲罗啉(PIP)、邻菲罗啉-5,6-二酮(dophen)、2,9-二甲基邻菲罗啉(dmphen)和联吡啶3,3′-二羧酸(BDA);Aa为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S-苄基-半胱氨酸(bcys)、谷氨酰胺(glu)和γ-谷氨酰-α-萘胺(gnapa)。从配合物配体间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等观点对配合物的附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效应各自对三元配合物附加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二组分混合物的3种混合/分离状态及在完全混合时发生连续相转变的极限组成。提出一个判别非等密度体系混合/分离状态的法则与确定混合物空隙率简易可行的随意松散堆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了AOT/水层状溶致液晶的有序性. 通过对散射曲线的解析,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和助表面活性剂等三个方面对溶致液晶层状相结构有序性的影响. 在一定的范围内, 提高温度, 改变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加入少量助表面活性剂可使碳氢链排列由稀疏转变为密实, 层状相也相应地由“柔性双层”过渡到更加有序化的“平面双层”. 基于形状因子和体系内分子间作用力, 提出了层状相形成与有序化的机理, 同时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展现了不同浓度下的液晶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l,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PCA)中(PCA为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其中以2-苯乙酸和3-苯丙酸与邻菲咯啉为最佳堆积.  相似文献   
17.
A mesoporous (d=2.3mm) silica-pillared layered tetratitanate with a super gallery (d001=1.84mm)was prepared by first preswelling layered tetratitanate with n-dodecyl amine, then reacting with 20wt% NH2(CH2)3Si(OC2H5)3 aqueous solution, and finally calcinating the resultant solid product in air at 550℃. All the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hydrothermally in an autoclave at 130℃. The obtained material has a relatively high BET surface area of 204m2·g-1 and a thermal stability beyond 600℃. The catalytic application of the material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dehydration of isopropanol and the reform of n-hexane as two probing reactions.  相似文献   
18.
Layer-by-layer fluorescent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 films have been studied.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conjugate polyelectrolytes was observed to be highly tunable during this film assembly process. Efficient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us prepared highly luminescent film to a natural electron-transfer protein cytochrome c has also been observed.  相似文献   
19.
配位聚合物有迷人的拓扑学结构和不同寻常的物理、化学性质,它们在主客体化学、磁性材料、超导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催化及生物活性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进行研究[1-4]。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制备出了大量的配位聚合物,并对其  相似文献   
20.
体心立方堆积方式及其性质郑元庆(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福州350007)关键词体心立方堆积空隙迁移活化能在晶体结构中,体心立方堆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堆积方式。在高温状态,几乎所有金属都以这种堆积方式存在,即使在常温下,也有不少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采取这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