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166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85篇
物理学   3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91.
气泡是古代瓷釉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气泡的大小与分布与胎体和釉层的配方及制作工艺密切相关。气泡表征对研究陶瓷的制作工艺、产地和时代特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表征古代瓷釉中气泡及其分布特征的可行性,实验采用扫频OCT成像系统对五件不同类型的瓷釉样品进行了测试。根据实验所获得的透明釉层及胎釉结合部位的二维断面图像和三维层析图像,分别进行了瓷釉气泡二维断面和三维切片的特征研究,综合分析了釉层中的气泡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认为釉层中的气泡主要是由于胎体中的气体在烧制过程中向釉层溢出所致;同时基于像素点计算了气泡的大小, 并与传统光学显微镜观测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还针对不透明釉层中的气泡进行了大小计算、二维断面及三维切片的特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古代瓷釉釉层中的气泡特征差异明显;基于像素点计算的气泡大小与传统光学显微镜测试的结果吻合, 近胎釉结合面的胎体切片能很好的反映瓷釉的气泡特征。本研究提出并验证了利用OCT技术表征瓷釉气泡特征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现了釉层气泡特征的无损检测,特别是对不透明釉层气泡的分析,克服了以往利用传统显微镜技术对釉层气泡分布研究的局限,为古代陶瓷瓷釉的气泡特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靠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492.
以平衡检测原理为基础,利用中心波长为700 nm的宽带低相干白光光源,在自由空间中搭建了分辨率为0.93 m的基于平稳小波变换(SWT)的时域光学相干层析(TDOCT)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塑料薄片与透明胶纸多层薄膜结构的无损评价。针对现有算法重构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通过对OCT成像过程中的图像增强手段的对比,提出利用SWT分解算法处理多层薄膜结构的光学相干层析二维图像。由薄膜检测的实验结果可知,从SWT细节系数中可以提取更显著的多层薄膜界面干涉信号,从而提高多层薄膜界面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493.
分别将量子点和超顺纳米磁珠作为荧光探针和磁信号探针应用于免疫反应中,构建了检测莱克多巴胺的荧光免疫和磁免疫层析的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尿液中莱克多巴胺的检测。两种方法均基于免疫竞争模式,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中,量子点偶联上识别莱克多巴胺的抗体,样品中莱克多巴胺和包被在ELISA板上莱克多巴胺的完全抗原竞争结合量子点,样品中莱克多巴胺的浓度越高,ELISA板上吸附的量子点越少,所测荧光强度值越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 ng·mL-1,检测时间为4 h。在磁免疫层析方法中,检测线上特异性捕获的纳米磁珠颜色的深浅和尿液中莱克多巴胺浓度成反比例关系,即莱克多巴胺的浓度越高,检测线的颜色越浅,该方法的定性检出限为10 ng·mL-1,检测时间为15 min。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免疫分析法在痕量检测和定量分析方面具有优势,而磁免疫层析法更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94.
复合材料机翼加筋壁板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工程及有限元方法分别分析了加筋壁板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分析发现:在有限元计算中模型边界条件的选取对分析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计算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加筋壁板稳定性,将结果与工程计算结果比较,得到一种有限元分析稳定性中较合适的模型及边界条件.同时运用论证的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分析了相同横截面积下,不同桁条设计方案的壁板整体稳定性,结果显示桁条横截面设计对加筋壁板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5.
指纹识别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但现有指纹身份识别装置由于容易被指纹膜欺骗而存在安全问题,手指表面弄脏、太湿或者磨损也会导致识别失效,存在鲁棒性差的问题。手指内部220~550 μm的皮肤层,具有表面(外部)指纹相同的拓扑特征。这些内部层,充当“主模板”导致外部指纹按照它的形状生长,另外,手指内部的汗腺和微血管结构也和指纹有跟随形状。这些皮下指纹,和对应层面的汗腺等组织结构,具有终生不变性,我们称之为内指纹。内指纹难以仿制,可以用于准确而高度鲁棒的生物身份识别。但是目前报道的用扫频层析术获得内指纹图像,由于对二维正面图像提取需要扫描,并最终从三维指纹结构中重构正面图像,数据量大,提取速度太慢,限制了其实用性。提出一种基于宽光谱干涉显微术的手指皮肤下内部指纹成像系统,以宽光谱弱相干白光激光实现3.5 μm轴向分辨率,采用低数值孔径的光路提高了穿透深度,利用光源空间非相干性和阵列探测器无需扫描一次性获得6.14 mm×6.14 mm的内指纹图像,实现了0.4 s每帧的快速读取,并以三维分层图像展示了手指内部指纹,及其汗腺结构等特征,该工作确认了宽广谱干涉显微术快速提取内指纹用于生物识别的可行性,为高安全度生物识别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96.
黄群星  刘冬  王飞  严建华  池涌  岑可法 《物理学报》2008,57(12):7928-7936
基于烟黑热辐射传递过程,提出了非对称碳氢扩散火焰断面内烟黑浓度和温度分布的联合层析重建模型.应用最小二乘QR矩阵分解算法模拟分析了传感器数量和布置方式对重建结果的影响以及模型的抗噪能力.计算结果表明,当4个320像素线阵电荷耦合辐射投影传感器(CCD)成非正对布置时,浓度场重建结果最大误差小于2.5%,温度场重建结果最大误差小于0.2%.此外CCD正对布置将导致重建误差向中心聚集.从对含噪声数据的重建结果看,应用联合层析重建模型,辐射能传感器的信噪比不应低于60dB. 关键词: 非对称火焰 层析重建 最小二乘QR矩阵分解算法 联合重建  相似文献   
497.
光学投影层析的快速图像重建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亚良  周振明  丁志华 《光子学报》2008,37(7):1488-1491
介绍了光学投影层析(Optical Projection Tomography,OPT)图像重建中的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projection,FBP)算法,针对该算法中运算量最大的射束运算,提出了利用像素点坐标对称性来减少运算量的FBP快速实现方法,可使重建时间缩短约15%.并对影响图像重建质量的投影角数目、旋转台步进精度、CCD中心像素偏离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对OPT系统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8.
宋一中  赵志敏 《光子学报》2008,37(11):2231-2233
将光线偏折方程中的任向偏导转化为数值差分形式,并应用于层析线性运算.网格化待测场,将微分待测场的每一正方形网格及相应折射率近似为曲面底的正圆锥体,圆锥体顶端的折射率值对应该网格的折射率,在底面的投影对应网格的中心.假设紧邻三网格中心间的折射率分布共平面,在一个网格宽度内将偏导转化成数值差分形式.结果发现:基于上述近似和假设,可以将任意探测光线相关的偏导转化为数值差分形式,将非线性偏导方程转化为线性差分方程,建立层析方程.于是,偏折角可以作为投影直接重建.  相似文献   
499.
本研究以黑胡椒中木瓜籽掺假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开发了一种分子扩增与侧向流动层析(LFA)联用方法,通过整合重组酶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PA)和LFA技术,实现了对黑胡椒样品中木瓜籽掺假的敏感快速检测。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1%,整个检测过程可以在40 min内完成,适用于现场测试,并成功用于鉴定香料黑胡椒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500.
王毅  郭哲  朱立达  周红仙  马振鹤 《物理学报》2017,66(15):154202-154202
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域相位分辨光学相干层析的纳米级表面形貌成像方法,由干涉光谱计算样品相邻两点的相位差,得到样品表面相位差分图,经过积分,重建样品表面形貌的定量分布.当相邻两点相位差的绝对值小于π,不产生相位包裹,避免了目前的干涉法相位解包裹存在的问题,将干涉法相邻两点相位差绝对值的限制条件由目前的π扩大到2π,提高了干涉法表面形貌成像的适用范围.参考面和样品置于同一平台之上,消除环境干扰及系统振动的影响,噪声幅度小于0.3 nm.通过对光学分辨率片及表面粗糙度标准样板的表面形貌成像,对本方法进行了验证,系统的轴向分辨率优于1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