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8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877篇
化学   1392篇
晶体学   139篇
力学   298篇
综合类   129篇
数学   324篇
物理学   117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9 毫秒
61.
纳米级碳导电剂的种类对lico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碳纳米管;锂离子电池;正极;倍率容量;导电剂  相似文献   
62.
在三氟化硼乙醚(BFEE)-聚乙二醇(分子量400,PEG400)混合电解质溶液中,1,8-亚乙基萘直接阳极氧化聚合可以获得自支撑聚(1,8-亚乙基萘)膜.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10%PEG400中的起始氧化电位为0.95 Vversus SCE,远低于单体在0.1 mol.L-1四氟化硼四丁基胺-乙腈溶液中的起始氧化电位(1.38 VversusSCE).同时PEG400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中的溶解性.UV-Vis,FTIR和1H-NMR确定了1,8-亚乙基萘在4,5位聚合,荧光光谱表明固态及可溶聚(1,8-亚乙基萘)膜是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63.
以纳米锐钛矿型TiO2粉和(O'+β')-Sialon粉为原料制备出了TiO2/(O'+β')-Sialon复相陶瓷,研究了Yb2O3添加剂对材料中锐钛矿型TiO2相变的影响,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采用XRD对材料进行物相组成和晶格参数表征。结果表明,Yb2O3对锐钛矿相变开始温度无明显影响,但对相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添加量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减弱。添加的Yb2O3同时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进入TiO2晶格,一部分堆积在TiO2晶粒表面。Yb^n+进入TiO2晶格置换Ti^4+和Yb^3+与Ti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相变,而存在于TiO2表面的Yb^3+与TiO2相互作用形成Ti-O-Yb键而抑制相变。Yb2O3对锐钛矿相变的影响是这两方面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W/O型微乳液活化能和导电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电导行为是微乳液的重要性质之一。自Lagourette和Lagues发现了W/O型微乳液电导渗透(Percolation)现象后,人们开始了微乳液导电机理的研究。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界面层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阴离子在微乳颗粒碰撞时发生跃迁而使W/O型微乳液具有导电性。  相似文献   
65.
LaxBa1—xCoO3系导电陶瓷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LaxBa1-xCoO导电陶瓷的导电性及其导电机制进行了研究,在x=0.5mol处,导电陶瓷具有金属态导是性,在La0.5Ba0.5CoO3陶瓷中,存在着氧缺位和导电电子,并且此种导电陶瓷具有较高的电子和氧离子混合导电特性。  相似文献   
66.
用紧束缚EHT晶体轨道方法对一维〔M(tmp)〕_2ReO_4(M=Ni、Cu、Pd)聚合物进行了能带计算,利用键向量近似方法对能带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类型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导电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环平面间的成键性质及转角改变对聚合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BaCe1—xRExO3—0.5x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志奇  蒋凯 《应用化学》1998,15(3):22-25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结构的BaCe1-xRExO3-0.5x(RE=La,Nd,Sm,Eu,Gd,Dy,Ho,Er和Y)复合氧化物,通过XRD和热分析对样品结构及生成过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交流阻抗谱,讨论了稀土离子掺杂对BaCeO3电性质的影响.溶胶-凝胶法比固相反应法合成温度降低了600~800℃,稀土掺杂使BaCeO3离子导电率提高了10~40倍.  相似文献   
68.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复合型及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理、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9.
甲壳素-壳聚糖对皂土悬浮液的絮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种摩尔质量大体相同而脱乙酰度分别为93%、78%和62%的甲壳素-壳聚糖在pH=3~6范围内对皂土悬浮液的絮凝性质, 并与非离子型絮凝剂聚丙烯酰胺作了比较, 证明含自由氨基的甲壳素-壳聚糖在酸性溶液中形成阳离子聚电解质后. 对带负电的皂土悬浮颗粒有很好的絮凝能力. 通过对上述三种聚合物的絮凝能力、在皂土颗粒表面的吸附量等测定, 认为絮凝中桥连机制起了主导作用, 但聚合物所带正电荷则有利于被皂土颗粒所吸附, 电中和还降低了颗粒间的静电排斥, 这都对桥连絮凝起了促进作用. 聚丙烯酰胺分子在水中不带电, 故当介质pH升高使皂土颗粒双电层变厚时, 絮凝能力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0.
聚苯胺的化学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工作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较高电导率的聚苯胺.研究了聚合条件如反应介质的pH值,不同种类的酸及其浓度,氧化剂的用量对聚合的影响.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DSC等方法表征了所得的聚合物,并研究了该聚合物的掺杂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