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84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将石墨烯(GR)与三氯化铁和铁氰化钾混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良好分散性的石墨烯-普鲁士蓝(GRPB)复合纳米材料,将GR-PB滴涂在玻璃碳电极(GCE)上,以邻甲苯胺为功能单体,对乙酰氨基酚为模板分子进行电化学聚合,制备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定量测量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通过扫描电镜、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对该传感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普鲁士蓝可以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电化学灵敏度;在对乙酰氨基酚浓度范围为1.0×10-5mol·L-1至2.0×10-7 mol·L-1之间,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为7.37×10-8 mol·L-1。以药物中的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实际样品,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62.
对乙酰氨基酚在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连生  曾国平 《应用化学》2008,25(12):1464-0
对乙酰氨基酚;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示差脉冲伏安法  相似文献   
63.
聚L-丝氨酸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乙酰氨基粉(扑热息痛)为芳环对位取代的酰氨类药物,有解热、镇痛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及偏头痛、癌性痛及手术后止痛[1]。但过多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压食、出汗、腹痛等症状;对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都有影响,还能使对阿司匹灵过敏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加重,严重时会抑制呼吸中枢。因此建立对乙酰氨基酚的灵敏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当前用于检测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主要有滴定法[2]、分光光度法[3]、高效液相色谱法[4]、毛细管电泳[5]、荧光法[6]以及电…  相似文献   
64.
穆文成  刘媛媛  王莉  苏珍  王欢 《分析试验室》2022,(11):1263-1268
分别以氨基功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NH2-MIL-53(Al))和5,10,15,20-(4-磺酸基)四苯基卟啉(TSPP)作为荧光探针,在激发波长为335 nm时,以NH2-MIL-53(Al)在435 nm处的荧光发射峰作为分析信号,以TSPP在645 nm处的荧光发射峰作为参比信号,基于协同作用构建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的比率荧光传感体系。在优化条件下,传感体系在APAP浓度1.00×10-8~3.0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0×10-9mol/L。本传感体系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APAP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65.
采用KromasilC4(200×4.6mm;5μm),以甲醇-水-冰乙酸(27∶63∶0.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nm,对乙酰氨基酚和氯美扎酮浓度分别在0.035—0.212mg/mL和0.008—0.04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和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100.0%。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回收率高,且可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氯美扎酮分散片中两组分的含量,并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氯美扎酮分散片溶出度。以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为溶媒,转速为100r.min-1,取样时间为15min,在227nm波长处测定其溶出度。对乙酰氨基酚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59%;氯美扎酮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86%。3批样品15min溶出度均在90%以上,且溶出均一。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67.
制备了β-丙氨酸-银复合膜修饰电极(Ag-Ala/GCE),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4.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提出了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6.0×10-7~7.0×10-4 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现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7 mol.L-1。修饰电极用于药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并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5.1%~101.6%之间。  相似文献   
68.
基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Nano-Au/SDBS/GCE),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Nano-Au/SDBS/GC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由在裸玻碳电极上的不可逆氧化过程变为准可逆过程,氧化峰峰电位由0.60 V负移至0.50 V,且在0.42 V处产生一个新的还原峰,表明nano-Au/SDBS膜能催化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反应。在优化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6mol/L~9.0×10-6mol.L–1和1.0×10-5~1.0×10-4mol.L–1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mol.L–1(S/N=3)。  相似文献   
69.
基于碱性条件下,CeO_2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敏鲁米诺-KMnO_4体系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检测信号的多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7~5.0×10-5mol/L范围内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96 4,检出限(3σ)为3.3×10-8mol/L。对5.0×10-6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计算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该法用于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0%;对尿液的加标回收率为97.9%~98.7%,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0.
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扑热息痛四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扑热息痛合成过程中对乙酰氨基酚、对硝基酚、对氨基酚和醋酸四组分含量的研究,并详细讨论了卡尔曼滤波参数的选择。试验表明,用均匀设计法配制9组混合标准液,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求出四个组分在各波长点上的吸收系数矩阵,在206-320 nm内滤波58次,便能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样品中的四个组分。各组分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7.3%-109.3%之间。样品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