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5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1098篇
化学   3356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315篇
综合类   117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287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尾壳核的12.5kD蛋白-黑质DA能神经元诱向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新生大鼠尾壳核提取液(CPe)对黑质DA能神经元的效应。MTT微量自动比色检测含CPe培养24h,48h黑质神经元的OD值,与无CPe培养的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5。用预先经RITC逆行标记的黑质DA能神经元,从电泳CPe凝胶蛋白带中钓出12.5kD蛋白带,而这些神经元对DA单抗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含12.5kD凝胶条与黑质脑组织块近距离培养7天,显示细胞突起定向地朝12.5kD凝胶条方向生长,这类突起对DA单抗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这些结果表明,CPe中12.5kD蛋白分子具有维持和促进黑质DA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定向生长的生物效应。因此将12.5kD蛋白分子命名为DA能神经元诱向因子(DNTF)。  相似文献   
92.
采用涂层和嵌入修饰法 ,将羧基化多层碳纳米管制成两种修饰电极。以多巴胺 (DA)和抗坏血酸(AA)为模型化合物 ,研究了两种修饰电极对DA和AA共存时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 :嵌入的方式比涂层的方式显示了更多的优点。嵌入修饰电极不仅使峰电流增加 ,并且使两者共存时的氧化峰位分离达 16 0mV ,同时 ,该电极对DA的响应灵敏于AA ,这有利于在大量的AA存在下实现对DA的测定。在 1× 10 - 3 mol/L的AA的存在下 ,还原电流的一阶导数与DA浓度在 5× 10 - 7~ 1× 10 - 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下限达 1× 10 - 7mol L。  相似文献   
93.
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毛细管电泳测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结合柱上紫外检测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和5_羟色胺(5_hydroxytryptamine,5_HT)的毛细管电泳方法 ,优化了缓冲液 pH值、浓度、电压等实验参数 ;结果表明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多巴胺、3,4_二羟苄胺 (3,4_dihydroxybenzylamine)和5_羟色胺在10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 ,检出限分别为2.02×10 -5mol/L,1.01×10 -5mol/L,1.20×10 -5mol/L ;该法简便、快速 ,样品用量少 ,结果准确 ,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4.
基于杯芳烃的阳离子荧光分子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荧光团的种类, 综述了基于杯芳烃的荧光分子传感器对阳离子选择性荧光传感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简便得多的合成路线, 既避免了BBr3的使用, 又简化了反应步骤, 使PPESO3的合成简单易行, 为更广泛地对其进行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 本文还研究了PPESO3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PVP与PPESO3形成了稳定的络合体, 可以有效地打破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 提高荧光量子产率.  相似文献   
96.
吴友谊  屈锋  林金明 《中国化学》2005,23(2):155-159
An end-channel amperometric detector with a guide tube for working electrode was designed and integrated on a home-made glass microchip. The guide tube was directly patterned and fabricated at the end of the detection reservoir, which made the fixation and alignment of working electrode relatively easy. The fabric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two-step etching process. A 30 μm carbon fiber microdisk electrode and Pt cathode were also integrated onto the amperometric detector. The baseline separation of dopamine (DA), catechol (CA) and epinephrine (EP) was achieved within 80 s.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not more than 5.2% were obtained for both peak currents and migration times of DA and CA (n=5). Using standard adding method, DA in tLrine and plasma samples was detected. The recoveries were in the range of 83%—103%.  相似文献   
97.
不久前,上海科学家根据DNA可以灵敏识别特定分子的原理研制出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能灵敏检测出细胞中的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将来可能用这种方法便捷地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  相似文献   
98.
蔡沛祥  张润建 《分析化学》1997,25(11):1250-1254
由电聚合法用聚苯胺修饰碳纤维电极作为PH敏感电极。 把K3Fe(CN)6/K4Fe(CN)6体系填入医用注射针头内成为参比电极。把经聚苯胺修饰的碳纤维电极安置入该针型参比电极内构成复合针型微PH传感器。该传感器成功地应用于在体PH测定以及水果内微区PH测定。  相似文献   
99.
采用电聚合方法将茜素红非共价修饰到碳纳米管上,制备了聚茜素红/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以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为模型化合物,研究该修饰电极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电聚合法使茜素红牢固地修饰到碳纳米管上,能显著提高电极的灵敏度和分子识别性能.DA和AA的氧化峰位分离达240 mV.在AA的存在下,DA的差分脉冲伏安法峰电流在1×10-7~1×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1×10-7 mol/L.  相似文献   
100.
表面分子印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拓展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的应用领域,表面分子印迹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MIP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印迹位点所处位置的不同,分类综述了表面分子印迹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