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化学   23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聚醚多元醇、丁二醇和甲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在不同起始反应温度下(不用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硬段含量为30%的聚氨酯弹性体(PU),它们的起始反应温度分别为20℃(S-1)、40℃(S-2)、60℃(S-3)和80℃(S-4)。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它们的形态结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初始反应温度的升高,试样S-1的相分离程度较大,S-2次之,S-3的相分离程度较小,但S  相似文献   
62.
对GB12008.5-1989标准中聚醚多元醇酸值测定中称样量、允差、溶剂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63.
利用中空纤维膜器从铕中分离杂质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芳  李德谦  吴庸烈 《分析化学》2001,29(10):1163-1166
利用中空纤维膜器,采用逆流循环萃取法,用二(2,4,4-二甲基戊基)硫代膦酸(Cyanex302)从硫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锌和铕。探讨了膜萃取的反应机制,考察了料淮酸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传质系数的影响,提出利用动力学竞争可以实现锌、铕混合组分的分离。研究了不同酸度、不同配比以及膜器串联的不同级数等条件对锌、铕混合物分离的影响。采用单级萃取时,只有锌被萃取,而铕不被萃取,且锌的萃取不完全;当采用膜器二级串联,经过100min后锌的萃取率达到94.92%,而铕的萃取率仅为8.59%;当采用膜器三级串联时,经过40min后,锌的萃取率达到99.9%以上,而铕的萃取率仅为6.53%。  相似文献   
64.
以Si,SiO2,AlN和Eu2O3为原料,采用金属热还原法合成了β-SiAlON:Eu2+蓝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β-SiAlON:Eu2+组成的影响; 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荧光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β-SiAlON:Eu2+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为中心位于290 nm和325 nm的两条宽带,发射光谱位于~485 nm,半峰宽为75 nm,来自Eu2+的5d-4f跃迁,激活剂临界浓度为8%。机理分析表明,Eu2+- Eu2+之间出现能量传递,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为1.44 nm;Eu2+占据β-SiAlON晶体中[001]方向管状通道中的空位。  相似文献   
65.
测定硝酸盐氮时镉粒预还原条件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镉柱还原法测定硝酸盐氮的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使精密度、准确度和还原效率得到提高,并扩大了曲线测定范围。  相似文献   
66.
程序升温还原法表征负载贵金属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TPR)考察了PdO/Al2O3、PdO/Al2O3(含QYZH)、PdO/SiO2-Al2O3、PtO2/Al2O3、PtO2-Re2-Re2O7/Al2O3、PdO-PtO2/Al2O3等催化剂活性组分之间以及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催化剂经NaOH水溶液浸渍或添加了助剂QYZH能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证明了PtO2/Al2O3催化剂中载体表面存在着强弱不同的Pt离子吸附中心(低温吸附中心和高温吸附中心),而且双金属催化剂中双金属组分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7.
生物质利用新途径:多元醇催化合成可再生燃料和化学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宜泓  王帅  罗琛  刘海超 《化学进展》2007,19(2):431-436
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能源和环境问题促使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概述了生物质基多元醇合成燃料和化学品来实现生物质转化利用的一些最新进展,特别是集中介绍了甘油和山梨醇等多元醇催化水相重整合成氢气和液体烃等燃料、催化选择氢解和氧化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或化学中间体等方面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措施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生物质基多元醇将成为今后合成可再生燃料和化学品的新型平台分子.  相似文献   
68.
69.
对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的选择性加氢和深加工己成为加氢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是油脂氢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新型萜烯马来酸酐醇酸树脂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文富  贾德民 《有机化学》2000,20(2):231-236
利用廉价工业松节油与顺丁烯二酸酐、多元醇。油酸等原料,合成了一种色泽浅,性能良好的萜烯马来酸酐醇酸树脂。研究了合成反应条件,用FTIR谱、^1^HNMR、TGA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树脂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