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化学   234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4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31.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模式识别技术鉴别中药材产地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获得了来自不同产地的中药材的红外光谱,结合近邻法和多类支持向量机等模式识别技术,对来自四个不同产地的269个白芷样本和六个不同产地的350个野生和栽培丹参样本进行了产域鉴别,得到的交叉验证准确率分别达到99%和95%,为中药材产地的快速无损鉴别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32.
甘草真伪品的FTIR光谱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并结合二维相关(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别对药用植物甘草(药材对照品)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 结果表明:虽然甘草和伪品刺果甘草都是来源于同一科属,但两者所含化学组分的含量不同,其红外光谱图既有一定的差异,又有一定的相似。 而在红外二阶导数谱图上差异较明显,在二维红外谱图的差别不但较明显而且很直观。 凭借这些差异,可方便地进行真伪鉴别,同时还进一步表明了这两种甘草药材中化学组分之间的差异。 该法无损,快速,准确,样品量少,为客观评价中药材的来源,真伪,优劣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3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洛伐他丁中的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江  朱炜  邵青  程翼宇 《分析化学》2006,34(1):115-11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方法对洛伐他丁及其杂质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实验采用D iamonsil C18(5μm,4.6 mm×250 mm)为分离柱,乙腈-水(含0.1%乙酸)(65∶35)为流动相,分离并检测了洛伐他丁及其杂质;通过与DAD检测器和离子阱质谱联用,获得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质谱数据;紫外光谱表明除氢化洛伐他丁外其余杂质与洛伐他丁基本结构相同,利用MS和MS2数据确定了杂质的分子量和侧链结构,由此鉴定了其中10个杂质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鉴定洛伐他丁中的杂质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34.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香水样品真伪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香水中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按照商品不同价位将分析数据分组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分析,并通过模型载荷图与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判断影响香水真假的主要差别成分。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构建的模型可行性优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构建的模型,影响香水真假的主要差别成分为芳樟醇。该方法可用于真假香水的鉴别。  相似文献   
735.
为提高利用红外光谱数据鉴别中药材产地的预测模型效果,应该选用合适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合适的算法。针对具有3 448个特征(波长551~3 998 nm)的658条红外光谱中药材数据,借助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研究了10种基于样本预处理方法(不做预处理、最大最小归一化、标准化、中心化、移动平均平滑、 SG平滑滤波、多元散射校正、正则化、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法)与5种基于特征波长预处理方法(不做预处理、中心化、最大最小归一化、标准化和正则化)的组合(共50种)对产地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数据预处理对提高模型精度是必要的;标准化和最大最小正则化方法光谱的预处理建模效果较好,其预测系数值约85%;基于特征的预处理对模型预测效果改进小。只做光谱预处理或基于特征预处理的预测稳定性值近似相等(两类方式的决定系数平均值都近64%);基于样本+特征的组合预处理方法中,二阶导数+标准化处理和二阶导数+正则化组合处理方法的模型预测效果好,其决定系数R2达到近94%;而中心化+正则化组合处理达不到直接采用原始数据(不做数据预处理)的建模效果,该方法预测效果最差。该...  相似文献   
736.
易燃液体检验鉴定是刑事技术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易燃液体种类多样,并且受燃烧机制和环境条件影响,其残留物的成分复杂。现场提取残留物用于鉴别易燃液体的种类与来源,对检验方法和数据研判提出了挑战。综述了常规、非常规易燃液体鉴别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影响易燃液体残留物鉴别的关键因素,包括易燃液体承载基质、风化作用、微生物降解、酸化等,以及如何根据易燃液体的残留物鉴别易燃液体(引用文献44篇),可为公共安全领域相关工作中易燃液体的检验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7.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可反映样品内部含氢化学键伸缩振动与合频吸收信息,具有分析速度快、经济、重现性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常用于食品、药品及材料领域的检测分析之中。豌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种植、分布广泛,具有高淀粉、高蛋白、低脂质等营养特性,长久以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明确不同产地豌豆的近红外光谱建模差异,对不同产地豌豆进行建模分析。研究采集了河南省南阳市不同地区42份豌豆样本,首先测定了豌豆的营养成分(总淀粉、蛋白质、水分、灰分及脂质),再重点采用近红外光谱中的积分球漫反射技术,在12 000~4 000 cm-1波段对不同豌豆样品进行光谱采集,通过判别分析模型(DA)结合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得到最优预处理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光谱特征差异进行分类分析,从而构建并验证南阳豌豆的产地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南阳豌豆的营养组分及含量总体差异较小(总淀粉36.30%~46.93%,蛋白质16.37%~25.50%,水分6.78%~9.16%,灰分2.29%~3.38...  相似文献   
738.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ircular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CEPC)通过d E/dx的测量进行长寿命带电粒子的鉴别,要求对d E/dx的测量达到约3%的精度.但d E/dx的测量对带电粒子π/K,π/P和K/P各有一个分辨盲区,对应的横动量分别为1 GeV/c, 1.6 GeV/c和2 GeV/c.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高精度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 TOF)探测器填补分辨盲区,探测器系统的时间分辨要求小于50 ps.针对这一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小颗粒飞行时间探测器,具体方案为采用小块塑料闪烁体(1 cm×1 cm×0.3 cm)侧面耦合硅光电倍增管读出.介绍了该探测器的构建以及利用90 Sr电子准直源和高速波形采集电子学对该探测器的性能标定.结果显示,采用恒比定时法,该探测器的时间分辨约为48 ps,可以满足CEPC对飞行时间探测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39.
农业环境重金属污染会带来潜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不同品种的作物在重金属积累能力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种植低富集品种可以一定程度阻断有毒重金属向人体转移的途径。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部分农田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青稞是西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因此本研究选用目前“一江两河”流域广泛种植的9种不同的青稞品种为筛选对象,以汞(Hg)、铬(Cr)、砷(As)、铅(Pb)、镉(Cd)为主要参数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进行检测。通过该流域土壤中As的高含量证实了该地区存在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利用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析分别筛选出一些低富集或低转运能力的青稞品种,最后结合聚类分析,确定藏青320品种是最适合“一江两河”流域推广种植,且具备根部重金属高积累,茎、叶、籽粒低积累特性的青稞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