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383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李森  韩静  李昂 《化学学报》2013,71(3):295-298
Fisher吲哚合成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近年来, Garg和梁广鑫课题组发展了中断的Fisher吲哚合成法,并将其用于一系列天然产物及类天然产物化合物的合成中. 我们就他们在该领域的工作作一亮点评述.  相似文献   
62.
周西元  曹源  赵刚 《合成化学》2016,24(5):429-432
以醋酸钯为催化剂,三环己基膦为配体,碳酸铯为碱,甲苯为溶剂,4-溴-三联吡啶和2-甲酸甲酯-吲嗪经Heck偶联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吲嗪三联吡啶(3),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表征。并研究了3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溶剂极性增加,3的荧光强度降低,最大发射波长红移;Cu2+可完全淬灭3的荧光;3的Cu2+, Cd2+, Zn2+配合物对部分氨基酸有荧光响应。  相似文献   
63.
以4-羟基-L-脯氨酸为原料,经Cbz保护、偶联、Mitsunobu反应和水解合成了抗肿瘤新药Birinapant的重要中间体--(2S,4S)-苯甲基-2-(6-氟-1H-吲哚-3-羰基)-4-羟基吡咯烷-1-羧酸酯,总收率83%,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  相似文献   
64.
以5-取代吲哚为原料,经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制得5-取代吲哚-3-甲醛(2a~2e); 2a~2e在DMF催化下,与盐酸羟胺反应制得5-取代吲哚-3-甲腈(3a~3e); 3a~3e在H2O2和NaOH溶液中水解合成了5-取代吲哚-3-甲酰胺(4a~4e, 4b~4e为新化合物),产率62.0%~75.0%,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65.
吲哚丙酮酸是色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种重要α-酮酸,但其酮-烯醇互变异构化现象及互变异构体的NMR数据尚未见报道.该文采用多维NMR技术研究了吲哚丙酮酸在不同溶剂中主要存在形式.使用2D NMR谱对吲哚丙酮酸的烯醇式和酮式结构进行了NMR研究.结果表明吲哚丙酮酸在乙腈溶液中主要以烯醇式结构存在,而在水溶液中主要以酮式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66.
一价金配合物催化的研究,为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全合成开辟了新颖简捷的途径.描述了一条简便直接、高效、环境友好的噁唑类天然产物的合成路线.该路线以吲哚为原料,经过碘化,N-Boc保护,Sonogashira偶联,金催化成环反应(72%~88%),脱保护等5步反应合成目标物.关键反应是在金催化下8-甲基喹啉氮氧化物与炔(2)间产生α-羰基金卡宾中间体.  相似文献   
67.
研究观察了吲哚菁绿(ICG)对大鼠脑皮层血管近红外光谱学特性及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影响。实验中,将SD大鼠颞部开颅,暴露并标记大脑中动脉,给予动物尾静脉注射ICG溶液,应用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仪和OCT系统检测脑皮层血管反射光谱的动态变化和衰减系数的特征性变化。结果显示,ICG注射后,大脑中动脉的反射光谱在ICG的吸收峰(800nm)左右出现一个特异性的低反射峰并随时间而逐渐变化;在注射ICG 3min时,本特异性低反射峰值达到最强,反射光谱的特征性变化可以为实现最佳OCT图像效果提供时间点。此外,ICG注射后的脑动脉OCT信号衰减系数为24.692±1.471,明显高于未注射ICG时15.088±1.602(p<0.01)。实验结果说明ICG可以增加血管对近红外光的吸收,为增强血管的检测能力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无损监测血管病变、肿瘤血管新生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提供一种可行性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8.
合成双吲哚甲烷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海伟  解正峰 《有机化学》2012,32(7):1195-1207
双吲哚甲烷类衍生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对双吲哚甲烷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引起了人们的热点关注.对双吲哚甲烷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将催化剂按照不同的类型分为:(1)路易斯酸催化剂,(2)分子碘催化剂,(3)质子酸催化剂,(4)固载催化剂,(5)杂多酸催化剂,(6)有机小分子催化剂,(7)配合物催化剂,(8)离子液体催化剂,(9)其它类型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9.
应用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药物吲哚美辛水解产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吲哚美辛本身在金电极上不具有电化学活性,但在稀NaOH溶液中,并在沸水浴条件下它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则具有很强的电化学响应。电位扫描后可得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吲哚美辛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为0.2—2.2μg/mL,检出限为0.073μg/mL。该方法用于药品中的吲哚美辛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0.
以壳聚糖(CS)为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分散介质, 通过MWNTs/CS膜上大量氨基静电吸附纳米金粒子(nanoAu), 使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稳定的nanoAu-MWNTs-CS-GCE修饰层, 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初步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性能. 探讨了吲哚乙酸(I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结果表明, 在5~200 μmol/L浓度范围内以及0.78 V电位条件下, 以循环伏安法(CV)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变化值与c(IA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y=2.34×10-4+0.14x, 检出限为8.33×10-6 mol/L, 相关系数为0.9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