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82篇
化学   843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物理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3-甲硫基-4-氰基-5-氨基吡唑与碘甲烷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反应途径: 反应途径Ⅰ为反应物先脱去吡唑上的质子, 生成阴离子中间物, 然后碘甲烷分别进攻中间物吡唑环上的2个氮原子, 生成两种异构产物; 反应途径Ⅱ为反应物通过分子间氢转移存在两种异构体, 碘甲烷直接进攻每个异构反应物吡唑上的氮原子, 形成中间物, 然后脱去碘化氢, 生成产物. 计算结果表明, 途径Ⅱ应为主要反应途径. 还找出了两种异构产物间甲基迁移反应的过渡态, 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为278.5 kJ/mol, 在常温下甲基迁移反应不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882.
两种不同构型的吡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浪  贾殿赠  郁开北 《结构化学》2004,23(1):112-118
报道了PMBP-PCH(PCH为2-吡啶甲酰肼)和PMBP-INTH(INTH为异烟酰肼)2种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分析,PMBP-PCH属三斜晶系,具有P空间群,a=7.783(2),b=10.993(3),c=12.621(3)?=92.96(2),=103.87(2),g=101.54(2),V=1021.5(5)3,Z=2,Dc=1.307g/cm3,m(MoK?=0.088mm-1,F(000)=421,R=0.0436,wR=0.0937.晶体结构表明,在此分子内形成了一个大的共轭体系,由于分子间氢键力的作用,使它们在晶体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PMBP-INTH晶体属单斜晶系,具有P21/c空间群,a=14.083(4),b=13.865(3),c=10.609(2)?=101.66(2)o,V=2028.8(8)3,Z=4,Dc=1.301g/cm3,m(MoK?=0.087mm-1,F(000)=832,R=0.0473,wR=0.0898.此化合物在O(1)原子与邻近分子的N(1)原子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在结晶的过程中,通过分子间质子迁移,使该化合物形成了1个以N(2)为负电荷中心,N(1)为正电荷中心的两性离子结构,且分子通过此氢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并沿b轴呈层状堆积.  相似文献   
883.
马骥  朱红军  韦长梅  宋广亮  王锦堂 《结构化学》2004,23(11):1312-1315
标题化合物(I)是由 1-苯基-5-(3, 4-二甲氧基苯基)-3-吡唑烷酮在 FeCl3催化下被氧气氧化得到的。它的结构经过了元素分析、IR、1H NMR 的表征,用 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C17H16N2O3(I)的晶体学参数分别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a = 6.6600(13),b = 8.4200(17),c = 14.060(3) ?,α= 85.61(3), β= 76.89(3), γ= 81.18(3)?, Z = 2, Dc= 1.298g/cm3, V = 758.1(3) ?3, Mr = 296.32,μ= 0.090 mm–1, F(000) = 312, R = 0.048,wR = 0.1231。结构测定表明化合物的吡唑环存在着一个大的共轭体系,含有一个稳定的烯醇结构,分子通过分子间的氢键形成了网状的结构。  相似文献   
884.
合成了一种新型红色磷光配合物二(1-苯基咪唑) (1-苯基异喹啉)合铱((ppz)2Ir(piq)),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低温磷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光物理性能及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 制备了一系列基于(ppz)2Ir(piq)的电致发光器件, 研究了(ppz)2Ir(piq)的电致发光性质. 结果表明, (ppz)2Ir(piq)的UV-Vis 吸收峰主要位于296、342、395 和460 nm, 固态粉末的室温磷光发射峰位于618 nm, 在2-甲基四氢呋喃(2-MeTHF)溶液中其低温磷光发射峰位于598 nm, 其三线态能级(ET)为2.07 eV. (ppz)2Ir(piq)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 其主要定域于配体ppz 和金属Ir(III)上, 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主要定域于配体piq 上. (ppz)2Ir(piq)的HOMO和LUMO 能级分别为-5.92和-3.62 eV. 基于(ppz)2Ir(piq)电致发光器件的优化掺杂浓度为8%-12% (w), 最大电致发光谱峰位于616 nm,最大电流效率约10 cd·A-1, 最大功率效率为4.44 lm·W-1, 色坐标保持在(0.65, 0.35)附近, 是一种潜在的饱和红光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885.
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杜氏盐藻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建立了柱前PMP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8种中性糖、2种糖醛酸及2种糖胺的方法。筛选出适合PMP衍生物分离的色谱柱为Ec lipse XDB-C18,以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考察了pH值和乙腈体积分数对各种糖的PMP衍生物的保留及分离的影响,确定最佳pH值为6.7,最佳乙腈体积分数为17%;比较了不同衍生反应时间和萃取除杂前不同量盐酸中和反应产物时醛糖-PMP衍生物的峰面积大小变化,从而得到较佳的样品衍生化条件。应用优化的色谱条件和样品制备方法,测定了由杜氏盐藻提取纯化的多糖级分PD4 a和PD4b的单糖组成,其测定结果与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86.
含吡唑啉酮氨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5 (PMP)和1,3-二苯基-吡唑啉酮-5 (DPP)为原料合成了六种4-酰基吡唑啉酮,并分别与氨基脲缩合,得到六个新的含吡唑啉酮环的缩氨基脲类化合物.用IR, 1H NMR和13C NMR对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及结构确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1c [1-苯基-3-甲基-4-丙酰基-吡唑啉酮-5缩氨基脲(PMPP-SC)]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887.
An ewacylpyrazolone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 of complexes was studied. In non-aqueous solvent, the new Schiff base 1-phenyl-3-methyl-4-(2-thenoyl)-5-pyrazolone-2-alanine (HL)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2-alanine with 1-phenyl-3-methyl-4-(2-thenoyl)-5-pyrazolone and its complexes UO2(II), Cu(II), Co(II) and Fe(II) were obtained from refluxing a solution of Schiff base and metal nitrate. The polarographic wave of Cu(II) complex was determined at 1.24V(vs.SCE) in the medium of HAc-NaAc (PH=4.6). On the basis of elemental analysis and molar conductance, the general formula of the complexes, UO2L2?H2O,CuL2?2H2O,CoL2?2H2O and FeL2?2H2O, were given.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ible, 1H NMR, 13CNMR, thermal analyses and magnetic mo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al ions except UO2 2+ exhibit six coordination in the complexes. The peak current is produced by the reduction of Cu2+ in the copper complex, and the number of electron transfer is 1 at electrode reaction.  相似文献   
888.
报道了一种碱调节的快速合成苯并磺内酰胺联吡唑化合物的方法.在三乙胺和乙酸酐存在下,苯并磺内酰亚胺与吡唑-5-酮能够顺利地进行Mannich反应,并以高收率得到加成产物.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反应放大到克级规模,同样能够以高收率获得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