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1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1109篇
化学   1638篇
晶体学   75篇
力学   1113篇
综合类   91篇
数学   199篇
物理学   150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多晶的六角密排的c轴平行于衬底的ZnO膜已用射频溅射的方法制备出来,一电场感应的氧吸附在这些膜上被观察到由紫外光照射或与Ar离子反应所产生的氧的脱附可使膜的电导率增加6-7个数量级,并且一个积累层在膜的表面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992.
微舍微乳液聚合和纳米反应器两种技术。在W/O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出镝铁氧体/聚丙烯酰胺磁性复合微球。通过IR,XRD,TEM,TG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物结构、粒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磁性复合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悬浮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3.
L-半胱胺尾式卟啉铜(Ⅱ)修饰金电极检测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制备的L-半胱胺卟啉铜(Ⅱ) (CuL) 配合物自组装在Au电极表面,获得电化学苯酚传感器(CuL/Au).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于-0.4 V~0.5 V (vs. SCE)电位范围内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 = 0.09 V和Epc = - 0.06 V.实验结果表明CuL能够催化氧化苯酚,通过产物在电位0.1 V下的电化学响应对苯酚进行测定.该电极对苯酚表现出快速的响应(响应时间<10 s).传感器对苯酚的测定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5.0×10-7 mol·L-1~2.5×10-4 mol·L-1),检出限为2.0×10-7 mol·L-1.该电极用于地表水中苯酚含量检测,并与标准方法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作了对照,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 采用平面波赝势(PWP)以及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 对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K4Ce2Ta10O30、K4Ce2Nb10O30及其固溶体进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结果表明, 光催化剂K4Ce2Ta10O30和K4Ce2Nb10O30的导带分别主要由Ta 5d和Nb 4d组成, 处于高能级的电子未占据态的Ce 4f与其有很明显的重迭, 但由于其高度局域特性,不能很好地参与光生电子在导带中的传导, 从而对光催化活性的贡献很小;而其价带则由O 2p与Ta 5d (Nb 4d)的杂化轨道组成, 同时电子占据态的Ce 4f对价带也有一定的贡献, 各个电子轨道对能带结构的贡献决定了该系列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的物理化学和光催化特性. 固溶体系列中随着Nb含量的增加, 其吸收光谱依次红移, 带隙变窄, 导带底变低, 光生电子的还原能力降低. 在固溶体K4Ce2Ta10-xNbxO30(x=2, 5, 8)中, 由于Ce 4f轨道对价带顶的贡献相对较小, 固溶体的价带顶低于K4Ce2Ta10O30、K4Ce2Nb10O30的价带顶, 光生空穴的氧化能力相对较强. 该系列光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分析结果与光催化水分解的活性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5.
均一形貌的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ZnO nanorods were synthesized from high purity Zn granule by a vapor phase deposition in the Ar + O2 gas.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ZnO nanorods were typically 1~2 μm in length and 20~30 nm in diameter with an aspect ratio as high as 20. The UV absorption properties were detec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ZnO nanorods have an extremely strong absorption at 200~380 nm wavelength. The results were good when the ZnO nanorods were used as photocatalyst.  相似文献   
996.
TiO2在光催化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而阻碍其应用的是它的宽禁带,因此研究开发响应光谱红移的TiO2就成为当前光催化剂研究的重要课题.等离子体处理是修饰TiO2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等离子体修饰TiO2及其响应光谱红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等离子体修饰的TiO2表面生成了氧空穴,并形成了原子掺杂,减小了禁带宽度,使其响应光谱红移.本文综述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自1972年科学家发现在TiO_2半导体电极上可以发生光解水反应以来,光催化材料的研究逐渐成为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目前研究较多、活性较高的TiO_2和ZnO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仅能被紫外光所激发;同时为了提高光催化剂的高活性,制备出的纳米级催化剂(粉体或薄膜)的光吸收带边往往会因量子尺寸效应而进一步蓝移。实际上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于460-500nm波长范围内,紫外成分(300—400nm)不足5%,因此要想高效地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催化反应,光催化剂必须为可见光响应型。本文通过液相反应制备了红棕色的无定形Sb_2S_3以及固相反应制备了黑色的晶态Sb_2S_3,并利用XRD粉末衍射和UV-Vis吸收光谱表征样品的物相和吸收光谱特性。在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测试中,采取甲基橙作为染料光降解的模型,研究了各种条件下的降解效率,证实了光催化反应的存在,并初步探讨了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实验表明,在使用420nm滤波片的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与P25、CdS等已经报导的催化剂对比,发现Sb_2S_3具有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效率大约是CdS的3.5倍。同时,本文中制备的无定形Sb_2S_3和晶态Sb_2S_3的吸收边分别为660nm和800nm,带隙约为1.88ev和1.55ev,小于目前已见报导的多数可见光催化剂。通过使用截止型滤波片,我们发现对于600nm以上波长的可见光,两种形态的Sb_2S_3仍具有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8.
董奎  刘强  吴骊珠 《化学学报》2020,78(4):299-310
过渡金属催化的脱氢偶联反应是一类高效的化学键构筑方式,但通常需要当量甚至过量的氧化剂以移除脱氢过程产生的电子及质子,其氧化剂残渣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放氢交叉偶联(CCHE)反应摒弃了传统脱氢反应中当量氧化剂的使用,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碳-氢或杂-氢键直接交叉偶联且唯一副产物为氢气,不仅避免了因原料或产物对氧化剂敏感而发生的副反应,而且在规模化生产中具有很高的附加值,是一种更加绿色的合成策略.本综述从放氢交叉偶联反应机理、化学键构筑类型以及反应延伸等角度归纳并介绍了近年来放氢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一种芴类共轭聚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与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对Pb~(2+),Cd~(2+)和Cr~(3+)三种金属离子的紫外响应性与荧光淬灭性。在聚合物溶液中分别加入Pb~(2+),Cd~(2+)和Cr~(3+)三种金属离子,紫外吸收峰位于298nm和308nm;荧光最大发射峰位于335nm。研究发现,Pb~(2+)对聚合物溶液的紫外响应性有影响,Cd~(2+)和Cr~(3+)对聚合物溶液的紫外响应性无明显影响;Pb~(2+)对聚合物溶液的荧光强度有轻微增强的作用,而加入Cd~(2+)和Cr~(3+)的聚合物溶液荧光强度骤降,发生了明显的淬灭。不同pH值范围下的光谱研究表明,pH值在5.0~6.0区间时,加入Cr~(3+),聚合物溶液荧光强度明显下降;pH值在6.0~7.0区间时,加入Cd~(2+),荧光强度明显下降;pH值在4.5~6.0区间时,加入Pb~(2+),荧光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阴离子对银胶凝聚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技术, 研究了几种阴离子(OH−、CO32−、SO42−、NO3−)对黄银胶的存在状态的影响. 研究发现, 阴离子的加入会引起胶体的凝聚和聚集体外形的改变, 造成吸收光谱长波区新峰和异常拉曼光谱信号的出现. 比较这些实验现象, 再结合相应的理论分析, 揭示了不同的阴离子和胶体间不同的作用方式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