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化学   19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6-溴代呋喃[2,3-d]嘧啶双环核苷是合成具有显著抗病毒活性的呋喃并嘧啶双环核苷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该类化合物的文献制备方法合成步骤多,并需使用钯配合物作催化剂.以易得的5-甲酰基嘧啶核苷为原料,先经与四溴化碳缩合得5-(2,2-二溴乙烯基)嘧啶核苷类似物,然后在碘化亚铜催化下发生环化反应生成目标产物,不仅缩短了合成路线,而且避免了贵金属试剂的使用,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2.
以氢化铝锂为还原剂,甲基叔丁基醚为溶剂,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1)于55℃反应9 h制得1,5-二氮杂双环[4.3.0]壬烷(2),收率87.9%,纯度95.0%。2分别与溴代苯乙酮(3a),对甲氧基溴代苯乙酮(3b)和对溴基溴代苯乙酮(3c)进行消除反应合成了3个新型的苯乙酰基潜双环脒类化合物(4a~4c),其结构经1H NMR和LC-MS表征。采用正交实验对合成4a~4c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反应条件[以甲苯为溶剂,3a 25.2 mmol,n(3a)∶n(K2CO3)∶n(2)=1.0∶2.0∶1.4,于15℃反应24 h]下,1,5-二氮杂双环[4.3.0]-5-苯乙酰基壬烷(4a)收率89.0%,纯度87.9%。感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5-二氮杂双环[4.3.0]-5-(4-甲氧基)苯乙酰基壬烷(4b)经紫外曝光400 mJ·cm-1,其引发性能最强,分解转化近45%;曝光2 000 mJ·cm-1,4b分解转化近90%。  相似文献   
93.
94.
采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 31G*水平上研究了(4 溴甲基双环[4. 4. 1] 1, 3, 5,7, 9 十一碳五烯基3 )甲醇环氧化反应机理,在对反应物和产物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搜索优化了反应的过渡态结构,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跟踪方法对过渡态及其所处的反应路径进行了确认,并用电荷密度拓扑分析方法考察了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细节.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中的消除反应和成环反应是协同进行的,溴化氢消除反应中的氢来自与O( 22 )相连的羟基氢,反应的活化势垒为139. 2kJ/mol,反应放热25. 1kJ/mol.  相似文献   
95.
本文研究了配合物[Cp_2Ti(L)X](Cp:C_5H_5,Me~-C_5H_4,C_5Me_5;L:瞵、异腈、吡啶、胺、一氧化碳等;X:F,Cl,Br,I)的ESR谱,获得了这些配合物的波谱参数。发现在Cl,Br,I三个系列中,g值与钛超精细偶合常数a(Ti)值随L的变化呈线性关系。观测到大量g>g_e的Ti(Ⅲ)配合物的ESR谱,对其规律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推导了双环电流磁感应强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解析式,将公式无量纲化,通过第一类和第二类完全椭圆积分计算场强的两个分量,从而计算合场强,画出亥姆霍兹线圈内外磁感应强度合场强曲面和三维均匀区域,发现磁场的均匀区域是“八爪”形状,并与双环电流不同距离的场强和均匀范围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7.
两个单桥连的双环戊二烯(C5Me4H) E(C5Me4H)(E=C6H4,(C6H42)分别与Re2(CO)10在均三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了2个双核配合物(E)[(η5-C5Me4) Re(CO)3]2(E=C6H41),(C6H4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配合物1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同时对2个配合物在芳香族化合物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8.
开环易位聚合环烯烃已成为高分子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由于双环戊二烯(DCPD)价格低廉、来源充分、聚合后形成的聚双环戊二烯(PDCPD)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等优点,使得DCPD的开环易位聚合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DCPD开环易位聚合反应机理、催化体系、PDCPD的结构、PDCPD的表面改性、纳米共聚物以及PDC...  相似文献   
9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内标法半定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基于谱图特征、确认离子m/z 123、179、193、207及计算保留指数的组分定性方法,对10种双环倍半萜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不同地理位置海上油井平台9个原油的双环倍半萜指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总含量在600~8000μg/g之间;各原油中均以4,4,8,9,9-五甲基十氢化萘(BS3)、4,4,8,9,9-五甲基十氢化萘(BS4)、C16-sesquiterpane(BS8)、8β(H)-升补身烷(BS10)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占双环倍半萜总量的60%以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涠洲岛海区>渤海海区>进口原油G1、G2;国外原油G3的双环倍半萜含量与渤海原油B3的含量相当,但分布形式不同.同一区块不同采油平台原油中的双环倍半萜指纹非常相似,不同来源的原油中双环倍半萜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含量有很大的差异.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来源原油的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00.
基于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公式,研究了双环角向偏振光束经环状高数值孔径透镜的聚焦特性,推导了双环角向偏振光束经环状透镜深聚焦的光强表达式.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比较了相关参量的变化对深聚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入射光束经环状高数值孔径透镜聚焦后,在焦平面得到了具有广泛应用的亚波长空心光斑,并且入射光束的相关参数和聚焦透镜的数值孔径大小都会影响光束的聚焦特性,使聚焦空心光斑达到亚波长量级;双环角向偏振光束经环状高数值孔径透镜的聚焦以后,在焦平面附近产生了一个更长的焦深(约28倍入射光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