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768篇
化学   1742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348篇
综合类   122篇
数学   557篇
物理学   62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乙烯为原料在双功能催化剂体系的作用下通过二聚和共聚合反应,直接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所用二聚反应催化剂为钛酸正丁酯(Ti(OBu)_4),共聚催化剂为TiCl_4/MgCl_2(ZM-1催化剂).研究了二聚反应动力学行为及影响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动力学过程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利用这两种催化剂组成双功能催化剂体系能够很方便地制得密度范围在0.90-0.93,Et/1000C在10-40的LLDPE.  相似文献   
42.
用CALPHAD技术优化计算了稀土卤化物熔盐TbCl3-ACl(A=Li,Na,K,Rb,Cs)五个二元系相图以及其热力学性质。优化采用了短程有序-扩展似化学模型,得到了热力学性质和相图自洽一致的结果,并与相应的实验相图进行了比较,对其中差异的部分进行了分析和修正。讨论了热力学优化结果,并探讨了过剩热力学性质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43.
本文叙述了一种新型有机硅聚合物负载配位催化剂——聚-4,7-二硫杂壬基倍半硅氧烷铑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对烯烃硅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标题配合物在用量为烯烃摩尔量的十万分之一时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烯烃的转化数达到80,000.  相似文献   
44.
在乙烯-四氟乙烯溶液共聚合体系研究中,我们曾编制了一个简易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测定二种单体的共聚竞聚率,这一方法计算方便,而且可以避免原先作图法中的误差,结果较为可靠。前文我们报道了四氟乙烯与两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合反应,并对其中一个新单体——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与四氟乙烯的共聚进行了单体竞聚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一新的含氟烯醚单体的聚合活性较其它已有报道的同类单体大。为了验证这一  相似文献   
45.
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Cu基双功能催化剂,并进行了合成气一步法制取二甲醚实验.XRD、XPS以及BET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ZrO2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且随着其含量的增加,Zr^4 逐渐溶进CuO晶格,两者之间的电子交换使得Cu^2 在活化过程中很难被彻底还原为Cu^0,而是以Cu^0/Cu^ 的形式共存.活性评价结果表明,Cu^ 离子表现出优异的CO转化率和DME选择性.同时,ZrO2的存在能有效调节催化剂表面的Cu/Zn摩尔比以及促进Cu元素在表面的富集,从而改善催化剂性能.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目前中学化学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化学史的教育功能作了探讨,认为化学史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一些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47.
 为了更好地认识加氢脱硫和催化加氢反应中的载体影响和助剂效应,在同样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反应条件下,研究了噻吩加氢脱硫(HDS)和四氢萘催化加氢(HYD)反应.结果表明,对于无助剂的Mo和W催化剂,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顺序为TiO2-Al2O3>ZrO2>Al2O3.助剂的添加改变了催化剂活性顺序.Ni助剂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Co助剂催化剂.ZrO2担载的添加Ni的Mo和W催化剂分别获得了最佳的HDS和HYD活性.然而,添加Pt的Mo和W催化剂其HDS和HYD活性仅是Pt与Mo(W)二者的加和,Pt与Mo(W)之间没有协同效应.先将担载的Mo和W预硫化再将助剂引入体系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可以避免Ni和Co过早硫化形成类硫化镍(或硫化钴)物相,与采用螯合物分子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间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人们对交叉共轭体系的制备、性能以及理论研究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本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在交叉共轭体系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在自组装、有机电致发光和离子检测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后还对本课题组在交叉型p-n双嵌段寡聚物方面的研究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一些热点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本文合成了二烯丙基二(十二烷基)溴化铵(DADD),用超声波分散其水溶液而形成微泡。用γ射线、偶氮二异丁睛(AIBN)、过硫酸铵(APS)引发使微泡发生聚合,井对所得的微泡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明:用γ射线引发能使微泡双分子膜发生全部聚合、而用AIBN,APS引发则只能发生部分聚合,聚合后,微泡的形状(态),渗透性行为、相转变温度等都未发生变化,但其稳定性却提高了,用断裂电镜证实了本文所合成的微泡是单室的双分子膜微泡。  相似文献   
50.
《离子交换与吸附》2007,23(2):F0003-F0003
西安蓝晓科技有限公司为西安创业园优秀留学生创业企业,是专业从事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已开发出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水及工业废水处理、化工催化等领域的数十余种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品。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两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两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两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