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7篇
  免费   747篇
  国内免费   1862篇
化学   3772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637篇
综合类   256篇
数学   847篇
物理学   195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633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定义本原逆半群在集合上的部分作用及其整体化,给出了E*-酉范畴逆半群的结构.  相似文献   
52.
53.
关于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设计性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进行了探讨,并以“用电位差计校正毫安表”为例,介绍了如何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4.
灰色Verhulst模型的样条插值函数的残差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用样条函数对灰色Verhulst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插值拟合,然后作用于二阶线性微分方程,并以此修正原模型,得到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的数值解,提高了拟合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5.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材料Hugoniot数据研究高压下离子晶体中微观离子状态及其离子间排斥作用势的新方法。对氢化锂晶体进行研究时,我们得到Li~+和H~-离子之间排斥作用势函数,结果表明文献〔1〕中提出的离子压缩效应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56.
王燕鸣 《数学学报》1994,37(6):814-818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带作用群的群系的临界结构,给出了处理允许某些作用群的群的问题的一般方法,作为应用,我们特别给出了关于幂零群及p-幂零群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57.
杜浩 《大学物理》2003,22(1):7-14
讨论了在激发磁场的电流保持不变时和束缚磁荷作为磁场的不变时,两种情况下磁场的相互作用能。结果与静电场类似,两种情况的互作用能中都含有相互磁化,致使物体磁化状态改变作的功。  相似文献   
58.
由聚丙烯(PP)、聚乙烯(PE)制成的单层或多层微孔膜(PP,PP/PE/PP)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且具备自关闭功能,已被广泛用作液态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但PP,PP/PE/PP等微孔膜表面能低,难与塑料电极真正复合为一体,不能直接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因此在PP,PP/PE/PP等微孔膜表面涂敷一层具有黏结性质的过渡薄膜,兼顾两种材料的优点,有助于提高机械强度和将电极粘结起来的黏结力。聚合物复合膜是一种具有3层结构的复合膜,由两外层膜及中间膜组成。正丁醇不溶胀PVDF—HFP,可以丁醇为介质来测量复合膜的吸液率,该数据可作为膜孔率高低的判据,也可用于粗略判断膜电导率高低。  相似文献   
59.
分析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在a-SiTFT-LCD中的开关特性,讨论这种开关结构中的主要功能膜材料尺寸与性能参量、光刻制备工艺,存储电容以及栅脉冲延迟效应等对a-SiTFT-LCD的通断电流比,信号响应与保持特性,图像亮度与对比度等光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张敏 《物理实验》2004,24(10):24-27
利用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物理实验的教学实际,探讨和研究了探索性物理实验的双重教育功能.通过具体的探索性物理实验案例,验证了探索性物理实验具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唤起教师创造性的双重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