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9篇
  免费   6477篇
  国内免费   11866篇
化学   18983篇
晶体学   797篇
力学   2202篇
综合类   532篇
数学   1058篇
物理学   16820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814篇
  2022年   922篇
  2021年   994篇
  2020年   777篇
  2019年   1011篇
  2018年   740篇
  2017年   1031篇
  2016年   1049篇
  2015年   1193篇
  2014年   2203篇
  2013年   1768篇
  2012年   1632篇
  2011年   1601篇
  2010年   1502篇
  2009年   1750篇
  2008年   1934篇
  2007年   1560篇
  2006年   1733篇
  2005年   1578篇
  2004年   1576篇
  2003年   1531篇
  2002年   1328篇
  2001年   1279篇
  2000年   1001篇
  1999年   867篇
  1998年   834篇
  1997年   936篇
  1996年   809篇
  1995年   762篇
  1994年   647篇
  1993年   518篇
  1992年   527篇
  1991年   457篇
  1990年   446篇
  1989年   408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硝基苯在离子液体BMimBF4-H2O中的电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BF4-H2O 中硝基苯在微铂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 实验表明, 在BMimBF4中, 随着硝基苯和水的浓度变化, 循环伏安曲线的峰电位和峰电流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 硝基苯在铂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为双分子8 电子3 步骤电化学过程, 第一步反应为准可逆单分子单电子转移步骤, 产生阴离子自由基, 第二步为2 电子转移步骤, 并伴有随后的双分子不可逆自由基偶合化学反应, 主要产物为氧化偶氮苯, 第三步是2 电子转移产生偶氮苯的过程.  相似文献   
942.
对北京师范大学等3校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写的《无机化学》(第4版)中阐述的关于含氧酸及其盐氧化性的观点进行讨论。指出含氧酸中R—O键的键能、还原产物的稳定性、伴随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能量效应和反应的熵变是影响含氧酸氧化性的4种因素;对中心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作为含氧酸氧化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用反极化作用解释含氧酸氧化性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基于氧化还原过程的能量变化和浓度对电极电势值的影响,对低氧化态含氧酸氧化性较强、浓酸的氧化性比稀酸强和含氧酸的氧化性比含氧酸盐强的问题作出了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43.
以MgAl-NO3水滑石为前驱体,用离子交换法将PdCl42-作为客体插入水滑石的层间,通过XRD、IR、DTA、比表面积等表征制备的水滑石,探讨了Pd含量、插层时间、Mg/Al摩尔比以及焙烧温度对制备水滑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插层产物中PdCl42-与NO3-共存于层间,PdCl42-的引入,减小了水滑石的层间距,PdCl42-引入量越多,层间距减少的越多.Mg/Al摩尔比在2~4均可以形成MgAl- PdCl4-HLTcs,但是其值增大时,水滑石的层间距逐渐降低.插层交换时间延长有利于PdCl42-插入层间,但从制备水滑石的角度看,晶化时间8 h,即可得到结晶良好的水滑石化合物.DTA分析结果显示,在较高的PdCl42-引入量,或较高的Mg/Al摩尔比时层间PdCl42-失去Cl-转化成PdO的温度在370 ℃左右,层间NO3-的脱除温度在410 ℃附近;在低的PdCl42-引入量,或低的Mg/Al摩尔比两个脱除过程一起进行,在500 ℃左右完成.随着层间PdCl42-的分解及NO3-的脱除,400 ℃时MgO-Al2O3-PdO物相开始形成,600 ℃时基本形成完全,比表面积也达到最大,进一步提高焙烧温度至800 ℃,由于金属氧化物的晶粒变大及出现少量的MgAl2O4尖晶石物相,其比表面积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44.
苯并噁嗪中间体/蛭石插层纳米复合物热固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双酚A型苯并嗪中间体 (BOZ A) 蛭石插层纳米复合物固化过程的分析表明长链烷基铵阳离子对BOZ A的热开环聚合反应没有表现出催化作用 ,也不影响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形态 .不同蛭石含量的插层纳米复合物 ,在形成不同纳米分散状态的纳米复合物的过程中 ,蛭石晶片对BOZ A的热开环聚合具有明显不同的阻碍作用 ,蛭石含量为 3%的插层纳米复合物 16 0℃的凝胶化时间较纯树脂延长约 7min ,活化能升高约8kJ mol,固化反应热焓降低约 14J g ,使得固化物的固化程度较纯树脂降低约 7%~ 10 % ,阻碍作用最大 ,其它含量的次之  相似文献   
945.
Ag改性提高TiO2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活性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消除了质子缺乏、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对Cr6+光催化还原负效应影响下,比较了TiO2和Ag/TiO2(Ag质量分数1.0%)光催化还原活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Ag/TiO2表现出比TiO2更高的催化活性.EPR分析表明,对于Ag/TiO2,UV照射后Ag表面有活性物种O-2生成,在TiO2上有活性中心表相Ti3+生成.光生电子通过表相Ti3+向Cr6+传递电子是Cr6+光催化还原的速度控制步骤.较多的表相Ti3+参与还原反应是Ag/TiO2表现出较高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担载Ag上积聚光生电子的较强流动性对反应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6.
TiO2作为重要的功能性环保无机材料, 因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质和物化性能而广泛应用于介(压)电材料、涂料及催化等领域[1~3]. 戊二醛(Glutaraldehyde)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 但其生产工艺复杂、条件苛刻. 邓景发等[4]成功开发了以环戊烯为原料, 双氧水为氧化剂, 均相钨酸为催化剂的新型一步法合成路线, 工艺操作简单, 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由于均相催化剂分离复杂, 其固载化方法正在研究中[5~7]. 本文以TiCl4为前驱体, 在均相醇-水热体系中首次合成了高比表面积和规整中孔结构的TiO2微球(约3.6 μm), 其外壳约100 nm, 空隙壳层约300 nm.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TiO2微球结构的影响, 并采用孔分布, XRD, SEM及TEM等手段对该TiO2微球进行了表征, 同时考察了TiO2微球负载的WO3催化剂在环戊烯催化氧化合成戊二醛中的反应行为, 并与其它载体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47.
王翔  陈平 《分子催化》1995,9(5):373-379
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V-Ti-Al-O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考察了接触时间、氧浓度、V2O5负载量以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用TRP、DRD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催化剂在773K时活化,接触时间1.5秒,氧浓度21%时,可获得较好的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948.
董姝丽  李新  徐桂英 《化学学报》2006,64(20):2051-2056
利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瞬态电双折射(Transient Electric Birefringence,TEB)和粘度测定方法研究了部分氟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氟代-2-羟基十一烷基二乙羟基甲基氯化铵(diethanolheptadecafluoro-2-undecanol methylammonium chloride,C8F17CH2CH(OH)CH2NCH3(C2H4OH)2Cl,DEFUMACl)水溶液的胶束化特性.结果表明DEFUMACl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8 mmol·L-1.稀溶液中随着DEFUMACl浓度的增加或者无机盐NaCl的加入,DEFUMACl胶束由球形向棒状转变,其转变浓度,即第二临界胶束浓度(cmcⅡ)为0.2 mol·L-1;电导测定的反离子(Cl-)结合度为0.72.利用球形和棒状胶束模型确定的DEFUMACl胶束聚集数分别为45和335.  相似文献   
949.
叶绿素-α衍生物是环状四吡咯化合物,虽然由于D环双键的饱和而隶属于卟吩类化合物,但仍然保持卟啉基所具有的多齿配位作用以及共轭大环的结构表征,其中,连带多种有机官能团的非对称性氮杂轮烯结构、A-B环端的亲脂溶性和C-D环端亲水溶性以及稠并的五元E-环,均明显影响着叶绿素衍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