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8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色素C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曲晓刚  乔专虹 《分析化学》1994,22(12):1267-1272
本文评述了细胞色素C电化学研究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细胞色素C在促进剂作用下的电化学行为,促进剂种类,影响促进作用的因素及促进机理。  相似文献   
2.
前报中已证明用三氟化硼-环氧氯丙烷(ECH)引发四氢呋喃(THF)聚合具有较高的引发效率,并对在Ac_2O、水和无水存在下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1,4-丁二醇(BG)对BF_3引发THF聚合反应的影响。通常认为在BG存在下,BF_3是不能引发THF聚合的,但本工作证明BG是有效的分子量调节剂,制备分子量在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橡胶促进剂TBB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橡胶促进剂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TBBS)的纯度,标准偏差小于0.3。  相似文献   
4.
田骏翔  李善君 《化学学报》2003,61(9):1471-1477
采用交叉反应研究在促进剂2-甲基咪唑存在下活性酯固化邻甲酚环氧树脂的反 应机理,用傅立叶转换红外(FTIR)原位测量技术,NMR,气-质联用(GC-MS)等 手段研究了模型化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并提出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促进剂 2-甲基咪唑存在下活性酯固化邻甲酚环氧树脂的反应是通过分子内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腺嘌呤存在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金丝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并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的测量结果,初步讨论了腺嘌呤对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电子传递过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喹乙醇的合成张维汉,李瑞声,李开颜,邓一军,谭桂利(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喹乙醇,合成,相转移催化使用含有饲料添加剂的混合饲料,既节省粮食,又能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因此发展高效无毒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很有意义。喹乙醇(Olaqui...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DSC、TBA、旋转粘度计等手段对一系列不同结构及不同取代基取代的脲衍生物对环氧树脂/双氰双胺固化体系的潜伏性促进作用作了考察。结果表明,其促进效果随脲的α位取代烷基碳原子数增加而减弱,而其β、γ位上的取代基团变换时对促进作用无明显影响。由此得出4,4-二(N,N-二甲基)脲二苯甲烷(简称M-二甲)和2,4-二(N,N-二甲基)脲甲苯(简称T-二甲)二种脲衍生物在本丈所考察的28种化合物中具有最显著的促进效果,其中T-二甲的促进活性略高于M-二甲,它们均可使上述固化体系的固化温度降至130℃左右,含有此促进剂的固化体系即使在30℃下贮存,其粘度保持基本不变的时间仍可达三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分别合成了疏水和亲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并制备了相应的两种离子液体修饰的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量结果显示,细胞色素C在离子液体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子传递过程为一扩散控制的准可逆反应,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也可用作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有效促进剂。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测量结果得到了与循环伏安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曾燕飞  周元林 《应用化学》2014,31(9):0-1023
以正丁醇、氢氧化钠和二硫化碳为原料,水作溶剂合成正丁基黄原酸钠,再与一氯化硫反应,室温条件下合成对称的二硫化二正丁基黄原酸酯,并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正丁基黄原酸钠和二硫化二正丁基黄原酸酯产率的影响。通过红外(FT-IR)、核磁(1H NMR)、质谱(MS)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了产物的结构。优化的合成条件为:n(正丁基黄原酸钠)∶n(S2Cl2)=2∶1.1,温度为室温,溶剂为THF,反应时间为2 min,产率可达83.2%,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收率高。  相似文献   
10.
橡胶硫化促进剂DZ合成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怡志 《合成化学》2000,8(4):367-370
采用两步合成法制备橡胶硫化促进剂DZ(N,N-二环己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控制M钠盐与氯代二环乙胺的摩尔比为1,选择乙醇作有机溶剂,将缩合反应滴加M钠盐的温度控制在30-35℃,即可制得熔点在90℃以上,溶程小于1℃,且收率近80%的高品质DZ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