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化学   308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125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193篇
物理学   9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采用坩埚下降法生长出不同摩尔分数Ce3+(1%、2%、4%、6%、8%)掺杂的KCaCl3:Ce单晶。晶体属于正交晶系,晶胞参数为a=0.756 0 nm,b=1.048 2 nm,c=0.726 6 nm。热重分析仪测得熔点为740 ℃,透过率测试显示晶体在可见光波段均具有较好光学透过率。对晶体的光致发光光谱、光致衰减时间、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透过率等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光致发光光谱显示KCaCl3:Ce晶体在358 nm和378 nm波长左右有宽的发射峰,符合Ce3+的5d12F5/2和5d12F7/2能级跃迁,通过拟合,KCaCl3:Ce晶体的衰减时间在30 ns左右。晶体在X射线激发下均表现出优异的X射线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942.
对掺镓和掺硼的二种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进行了电注入退火研究,分别用Halm电学性能测试仪和量子效率测试仪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条件处理后的电学性能和外量子效率变化.结果表明,以8.0A的注入电流在260℃的温度下处理2h,有利于促进电池由衰减态向再生态转变,电注入退火后电池的转换效率增加了0.83%,在光照5h后比初始值仅衰减了0.61%.电注入退火能有效降低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的光致衰减效应,掺镓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具有更低的光致衰减效应,相比掺硼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光致衰减值降低了约50%.  相似文献   
943.
木材吸湿会对其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产生影响,深入了解木材吸湿过程中水分状态的变化有重要意义.利用时域核磁共振(TD-NMR)技术,以美国黄杨木和红橡木作为研究对象,对木材吸湿过程中水分状态和弛豫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吸湿过程的前4h,两种木材试件结合水峰面积迅速增大,自由水峰面积无明显增长,说明在吸湿初期,增加的水分主要以结合水为主;在达到吸湿平衡后,红橡木试件内自由水峰面积约为黄杨木试件内自由水峰面积的2倍,这是由于与黄杨木相比,红橡木管孔孔径较大,因此在吸湿过程中,红橡木的自由水吸湿速度较快,吸湿量大于黄杨木.  相似文献   
944.
用化学共沉淀法一次煅烧工艺制备Ce,Pr∶GAGG粉体,利用XRD、SEM、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煅烧温度、沉淀剂引入草酸根对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经950℃煅烧3 h后全部转变为GAGG相,Pr~(3+)、Ce~(3+)共掺未改变基质的物相结构;沉淀剂引入草酸铵后,粉体发射光谱积分强度由333 573 a.u上升至420 894 a.u,沉淀剂引入草酸根能提高粉体的发光性能。荧光寿命测试表明,在Ce∶GAGG中掺入Pr~(3+)可使Ce~(3+)的荧光寿命降低,衰减时间为35.43 ns。  相似文献   
945.
在宽动态范围辐射测温系统中,不同温度的辐射源采用透过率不同的中性密度衰减片以及不同的积分时间,往往需要重新定标,且重新定标过程繁琐,降低了系统的效率。在分析定标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积分时间和中性密度衰减片透过率的宽动态范围辐射定标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定标方法,经过两次不同积分时间的定标,可以推导出前置不同透过率衰减片、不同积分时间的定标模型;通过对前置透过率为0.0278%的衰减片在0.8 ms及1 ms积分时间下的定标分析,计算出系统由内部暗电流及杂散辐射引起的灰度响应,从而分别推导出前置透过率为0.0740%和0.8193%的衰减片在不同积分时间下的定标模型,最后通过实验检验定标模型的测温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简化定标方法,透过率为0.0740%的衰减片在0.8 ms及1 ms积分时间下的定标模型的测温误差分别≤0.36%和≤0.46%;0.8193%衰减片在0.2 ms积分时间下的测温误差≤4.5%。在一定的误差允许范围内,所提定标方法在提高定标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一定的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946.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2nO4:Eu3+色发射长余辉发光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形貌分析以及发光寿命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1350℃下烧结3 h的Ca2SnO4:Eu3+为单相产物,所得Ca2SnO4:Eu3+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在267 nm紫外线激发下发出最强发射位于617 nm的锐线发射,并且具有明显的长余辉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947.
Recent results on radiative K^± decays from the NA48/2 experiment are reported. From the full NA48/2 data set, about a million K^±→π^±π^γ decays were reconstructed. Based on this sample, the first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direct photon emission and inner bremsstrahlung in K^±→π^±π^γ decays was performed. Stringent limits on CP violation in this decay were also set. In addition,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he branching fraction of K^±→π^±γγ is presented. This measurement was based on a data sample of more than 1000 event candidates. Also the related decay K^±→π^±e^+e^-γ has first been observed. Results of the measurement of the decay rate and the decay parameter 5 a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948.
刘翔 《中国物理 C》2010,34(9):1405-1407
In my talk,we present the dynamical study of Y(4140) and Y(3930) under the D*s D*s and D* D* molecular assignments respectively.The importance to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study their open-charm decay,hidden-charm decay,radiative decay and double-photon decay is proposed combing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decay behavior of Y(4140) and Y(3930).According to the recent new experimental progress made by Belle,we further indicate the reasonability of molecular explanation to Y(4140).Another event cluster around 4270 MeV in the J/ψφ invariant mass spectrum of B → KJ/ψφ can provide us more hints to reveal the creation mechanism of molecular structure in B meson decay,which will be helpful to clarify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Y(4140) and Y(3930).  相似文献   
949.
用红外热像法检测一些树木枝叶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红外热像非接触地检测物体的温度已经在许多领域得以应用,本研究旨在用该法检测树木的枝叶温度。通过阳光直射加热升温的过程,用红外热像监测一些树木枝叶的温度变化,检测到了由于水分含量和蒸腾强度的不同而造成不同枝叶部位的比热和潜热的差别。应用红外热像不仅可以检测这些树木叶温和枝叶枯死,而且还成功地探测到了断脉后北美枫香叶片的蒸腾衰减现象。专门设计的断脉试验使北美枫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 L.)叶片局部水分亏缺和增温,使其成为研究叶温和蒸腾冷却的特殊材料。断脉叶片上温度梯度的存在使得热像拍摄更加容易,系统误差也小;同一叶片上断脉和未断脉裂片的可比性更高。此外还观测到了北美枫香断脉叶片上明显的高温区,这些高温区域与叶色变红部位相吻合。  相似文献   
950.
首先利用直接微扰方法,确定了孤立波的放大或衰减与孤立波的初始幅度以及介质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线性化技术构造出一种四阶精度的差分格式,并对孤立波在细观结构固体层中传播及不同幅度的孤立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得到在适当条件下细观结构固体层中孤立波传播时可以衰减、放大也可以稳定传播,且相互作用不影响它们这种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