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9篇
  免费   956篇
  国内免费   5749篇
化学   10307篇
晶体学   239篇
力学   171篇
综合类   211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231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384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373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286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低温物理领域的三位物理学家,他们是Alexei A、Abrikosov(阿布里柯索夫),Vitaly L.Ginzburg(京茨堡)以及Anthony J.Leggett(莱格特),此奖用以表彰前两者在超导电性方面的贡献,后者为在超流方面作出的贡献.大家知道,自然界中的微观粒子服从量子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2.
用低温陈化法制备了SO42 -/Fe2 O3 ZrO2 (简称SF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用红外光谱 (IR)和X光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它对合成癸二酸二正丁酯的催化性能 .IR谱显示 ,低温陈化的SFZ样品在10 70cm-1处吸收峰远强于常温陈化样品 .XRD分析则显示 ,在焙烧温度为 6 5 0℃、Fe/Zr为 2∶1时 ,低温陈化的样品出现了亚稳态的ZrO2 四方晶相 .该样品在催化酯化反应中使产率达 90 %以上 ,高于常温陈化样品的 30 % .研究结果表明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低温陈化所出现的亚稳态的ZrO2 四方晶相是表面酸性和催化活性增加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53.
树华 《物理》2003,32(11):744-744
  相似文献   
54.
黄如衡 《分析化学》2003,31(11):1369-1371
研究了雌二醇、雌三醇的燐光特点:燐光光谱,寿命与影响因素。两雌激素的酸中燐光弱,寿命长;在碱中燐光强,寿命短。碱浓度与燐光强度呈S形曲线,与寿命呈反S形曲线。建立了两激素的燐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5.
由于DT或DD固态层的折射率很低,而且,其厚度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这使得光通过DT或DD燃料层时产生的光学路径也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远小于ICF靶丸。因此,尽管长期以来使用传统的光学干涉仪测定透明ICF靶丸的壁厚,它们却很难用来精确测定DT或DD固态层的厚度。相反,全息照相技术允许直接测定燃料层的厚度,而极大地忽略ICF靶丸的壁厚。在现在的研究中,已经建立全息照相装置,并且已用来测量ICF模拟靶丸的壁厚和气体的厚度。  相似文献   
56.
在低温物理研究方面,完成高压充气冷冻装置设计工作。设计指标为:充气压力100MPa,增压速率0.5-25MPa/h(可控),靶丸充注时间6-300h,最小冷却速率1K/min,压力控制精度0.25MPa。系统冷源采用功率0.5-1W、最低温度4.2K的低温制冷机冷却。这种系统使用灵活、方便,只要有电源就可以开展正常的实验,实验时间不受限制,制冷机运行时有微小的振动。  相似文献   
57.
58.
59.
氯丙烯在不同催化剂表面上吸附的TPD结果表明在TS-1上有三重附峰,而在TiO2/Silicalite上仅有单峰,H2O2或分子O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在脱附物种中可用质谱检测到原子O(16)物种;说明H2O2或分子O2在样品表面存在解离吸附;并发现解离子分子O2的活性很低,TS-1能同时吸附内烯和H2O2,而在SiO2/Silicalite表面的吸附却与吸附顺序有关,环氧化活性顺序如下:TS-1  相似文献   
60.
湿法氧化除硫,碳后原子吸收法测定伊朗样品中的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