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化学   190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物理学   7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水热法,以2-(4-羧基-苯基)咪唑-4,5-二羧酸(H3L)为主配体,在辅配体1,10-菲咯啉(1,10-phen)和1,4-二(1-咪唑基)苯(dib)的调控作用下得到2个新的镉(Ⅱ)配合物:[Cd2(HL)2(1,10-phen)2(H2O)2](1),{[Cd (HL)(dib)0.5(H2O)2]·2H2O}n2)。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Hirshfeld表面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量化计算对12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配合物12均属于三斜晶系和P1空间群,且1为零维结构,2为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22.
N,N-dimethyl-N-methacryloyloxyethyl-N-carboxyethyl ammonium (DMMCA) was graft-copolymerized onto the surface of segmented poly(ether urethane) (SPEU) and PE film. The carboxybetaine structure on SPEU and PE film surfaces was confirmed by ATR-FTIR, XPS and water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with platelet adhesion and protein adhesion assay in vitro, the two materials studied, including poly-DMMCA gel, all show excellent nonthrombogenicity. This confirms once again that the zwitterionic molecular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s of materials is essential for improving their nonthrombogen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相似文献   
23.
双臂型方酰胺多齿配体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9年发现方酸以来,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其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尤其是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但方酰胺多齿配体的研究却不多。在方酰胺内鎓盐中,二氧环丁烯具有电荷分离特性,其上的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是理想的配体原子。如果以它为中心,对称地引入具有配位能力的分子片段,如甘醇  相似文献   
24.
若干中性配体对Mo—Fe—S簇合物自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电子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了一些含N和含P中性配体对MoS_4~(2-)-nFeCl_2-DMF体系形成立方烷型Mo-Fe-S簇合物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25.
通过由Fe3(CO)12、RSH和Et3N所形成的[(μ-CO)(μ-RS)Fe2(CO)6]Et3NH于室温下分别与对或间苯二甲酰氯的原位反应,首次合成6个结构新颖的苯二甲酰基桥联铁硫配合物[(μ-RS)·Fe2(CO)6]2(μ-p-OCC6H4CO-p-μ)(R=Et,n-Bu,t-Bu)以及[(μ-RS)Fe2(CO)6]2(μ-m-OCC6H4CO-m-μ)(R=n-Pr,n-Bu,t-Bu)。经元素分析、IR光谱及1H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讨论了产物的生成过程。此外,还提出了合成对苯二甲酰氯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6.
在方酸内鎓盐中,四碳环的电荷分离使其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成为潜在的良好配位基。 据此,作者于前文中合成了以双苯氨基方酸内鎓盐为骨架、苯环的2—位对称引入多甘醇醚氧 链的多齿配体,并以它们为萃取剂或电活性物质成功地实现了水相中UO_2~(2 )的萃取及碱水中NH_3 的测定。如果配基链由苯环的2—位移至N上,整个配体分子的几何及电子结构将发生改变, 四碳环上的氧与侧链的匹配情况也将不同。此外,苯环上的取代基将可能通过共轭体系直接影响 四碳环上氧的电荷状态及配位能力。因此,本文合成并研究了一类新的1,3—双(N—取代苯氨基) 方酸内鎓盐型多齿配体2(a~h)(见下式)。  相似文献   
27.
28.
秦川  刘敏  宋兰坤  荣国斌 《有机化学》2002,22(12):1013-1017
由手性配体α-D-葡萄糖衍生物5,6,7以及薄荷醇(8)和葑醇(9),经 Ulmann偶联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R)-和(S)-6,6′-二硝基联苯-2,2′- 二甲酸(4a),(R)-6,6′-二甲基联苯-2,2′-二甲酸(4b),(R)-1,1′-联萘-2 ,2′-二甲酸(13)。以三个手性膦酰胺16,17,18和CuCl组成的手性络合物为 催化剂,通过2-萘酚直接氧化偶联得到(S)-2,2′-联萘酚(15)。产物4, 13,15具有中等ee值的光学活性。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取代乙酸配体作为Nieulan催化剂对乙炔二聚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功能结构数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功能结构数目的的氨羧配体均使催化剂的选择性提高。乙炔转化率略有下降,巯基乙酸配体的加入,则改变了乙炔二聚反应的机理,得到以乙醛为主的产物。  相似文献   
30.
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十个新的零价钯混配配合物,并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的差别,讨论了配体间的相互作用.一.配合物的合成与组成据文献合成dba(PhCH=CHCOCH=CHPh)和Pd_2(dba)_3(CHCl_3).其余试剂及溶剂均为市售商品,用前经无水无氧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