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186篇
晶体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纯钨中杂质元素的光谱载体分馏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提出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为沉淀剂,Bi(PDC)3共沉淀分离预富集氟化辅助ETV-ICP-AES测定高纯Y2O3中痕量钒的新方法。分离基体后的杂质浓缩物不需用酸溶解,而是制成悬浮体直接引入石墨炉蒸发,采用水溶液标准工作曲线测定沉淀物中的钒。本法测定钒的检出限为1.1ng/ml,RSD为2.8%(n=10,c=15ng/ml),实际试样分析的回收率>96%。  相似文献   
3.
化学光谱法测定5N氧化钆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化学光谱法测定5N高纯氧化钆中14个稀土杂质元素,在P507萃淋树脂色层柱上分离氧化钆中稀土杂质元素,分别采用定量分离La-Sm及Tb-Lu+Y和部份分离Eu的方法,并相应地采用碳粉吸附法和碳粉粉末法进行光谱测定。分离时间为3.5h,测定下限为1.2μg/g(RE)。  相似文献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高纯氧化镧中14个稀土元素杂质,镧对其它稀土元素的光谱干扰比较严重,要求光谱仪单色器有较高的分辨率。使用端视式全谱直读ICP-AES仪,选择测定波长,工作参数优化,讨论了镧和酸度的影响。大部分稀土元素测定使用曲线拟合(FACT)的背景校正方法。该方法的稀土元素氧化物检出限达到3×10-4~0.022 mg.L-1(3σ)。  相似文献   
5.
用浸渍法混合负载制备一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uO/Bi2O3/HZSM-5,用XRD,TPR,TG/DTA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甲醛乙炔反应制取丁炔二醇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活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高纯阴极铜中硒、碲。实验考察了盐酸、三氯化铁的浓度对氢化物发生效率的影响,探讨了铜和其它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该法测定硒、碲的检出限分别为0.27μg/L、0.11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9%~114.0%、91.8%~105.3%,精密度为1.5%~7.8%。  相似文献   
7.
取高纯GeO_2粉末5.00g(颗粒度小于30μm)5份,其中一份作为空白,其余4份中依次加入Li、Be、Mg、Al、Ti、V、Cr、Fe、Ni、Co、Cu、Zn、Sn、Sb、Tl、Pb等16种元素的标准溶液,使其浓度梯度为0,0.4,1.0,2.0,5.0μg·g~(-1),于烘箱中100℃烘干。充分研磨混匀后制得GeO_2粉末中含16种杂质元素的控制样品。取高纯铟按方法规定压制成直径约为15mm的In薄片。取5片铟薄片,取适量上述5个GeO_2控制样品分别置于铟薄片上,盖上数层称量纸后用手动压紧压实,使铟薄片上的控制样品的直径约为4mm,并分别进行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dc-GD-MS)测定。选择放电电流为1.8mA,放电电压为850V,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控制样品中各杂质元素的含量,并将这些测定值作为标准值。将ICP-MS测定所得待测元素和基体元素的离子束强度比值为横坐标,以与其对应的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曲线的斜率即为各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RSF)值。所得16种元素的校准RSF(calRSF)值和仪器自带的标准RSF(stdRSF)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比值大都在2~3之间。由此可见制备的一组GeO_2粉末控制样品不仅建立了各元素的工作曲线,而且获得了与基体相匹配的RSF值,解决了用GD-MS测定高纯GeO_2中16种杂质元素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粗氧化铋和浓硝酸为原料,采用炭吸附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铋(Bi2 O3)纳米粉体.通过热重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得到的粉体的焙烧温度、物相、光吸收性能及微粒尺寸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活性炭的加入有效阻止了纳米氧化铋在制备、干燥以及焙烧过程的团聚和烧结;在500℃煅烧制备的Bi2 O3粉体结晶度高、颗粒分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10.8 nm,比表面积为86.43 m2·g-1;加入活性炭煅烧得到的Bi2 O3粉体在可见光区域吸收性能明显增强,对可见光有更好的吸收性能.评价纳米Bi2O3光催化活性是利用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目标污染物,60 min内甲基橙降解率达到91.77;.  相似文献   
9.
以硝酸铋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纯Bi2O3和Sn掺杂Bi2O3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下,利用2,4-二氯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浸渍法能较好地实现Sn的掺杂,催化剂中掺杂剂Sn的价态为+4价,以锡的氧化物形式存在于Bi2O3晶格间隙或晶粒表面。并且掺杂适量的Sn,可有效抑制Bi2O3晶相由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拓宽了Bi2O3的可见光响应范围,有效阻止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Bi2O3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Sn的掺杂量为2%时(物质的量的分数),Bi2O3具有最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卤氧化铋复合物光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文权 《分子催化》2013,(5):483-492
利用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与分解水制氢对于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光催化剂TiO2存在可见光利用率低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高等问题[1-3],因此寻找新型高效光催化剂的工作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