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46篇
晶体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91.
吕传茂  黄毅  苗峰  张传武 《人工晶体学报》2014,43(12):3306-3310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铜铁矿结构的CuAlO2陶瓷.通过XRD、SEM和霍尔效应等测试方法对陶瓷的物相结构、致密性、微观形貌、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制备样品的主要成分是CuAlO2,陶瓷的晶粒尺寸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微增,在1160℃烧结后的陶瓷密度达到最大值.霍尔效应测试表明陶瓷为p型半导体,在烧结温度1150℃时制备的陶瓷具有最高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92.
高能重复激光脉冲对光学元件损伤点的产生和扩展与损伤点对后续激光脉冲光强的调制作用密切相关。观察激光诱导K9玻璃的损伤点,发现损伤点是从里到外呈现辐射状分布,内部损伤程度最大,可致充分断裂;向外损伤程度减小,呈现辐射的应力相变,引起折射率变化;对损伤点的透射光谱检测发现其透过率下降大于20%,但是下降的幅度与波长无关,说明充分断裂的材料会对激光进行充分吸收,类似黑体吸收,其对入射光的吸收只与损伤点的面积有关。CCD对激光通过损伤点后的光强分布探测发现: 在激光能量传输过程中,损伤点会导致光强分布的不均匀,存在明显的散射效应,这会引起激光光强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损伤区域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93.
吲哚-6-酰腙类化合物的微波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酰腙类结构引入吲哚环中, 合成一类新型的吲哚-6-酰腙化合物, 以期为新药筛选提供先导化合物.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以较高的产率得到14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 NMR, IR, MS及元素分析确证, 并测试了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4.
镍基合金是航空工业的重要金属材料,合金中铋、铅、锡等易挥发元素的含量对合金材料性能影响很大[1,2].原子光谱法常被用于分析镍基合金中的痕量元素,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荧光)光谱法(HG-AAS/AFS)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相似文献   
95.
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全电子自旋极化方法构建并优化出了最稳定的(Al16Ti) (n=0-3)离子团簇, 研究了其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 同时研究了水分子在(Al16Ti) (n=0-3)离子团簇表面的吸附结构和吸附能. 研究结果与纯(Al17Ti) (n=0-3)离子团簇的电子结构及其与H2O分子的相互作用规律做了对比. 通过电子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的空间分布, 发现大部分的活性电子占据在Ti 原子位置, 少量电子根据曲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占据. 通过分析最稳定的(Al16TiH2O) (n=0-3)吸附化合物的几何结构可以看出, 水分子都倾向于吸附在Ti原子上, 并且为亲氧吸附. 在所有的吸附化合物中, (Al16TiH2O)+具有最短的平均O―H键长, 比孤立H2O分子中的O―H键约长0.0003 nm, 然后随着电子数的增加或减少, O―H键都会进一步被拉长. 研究结果表明, Al 团簇离子中Ti 原子的掺杂可以有效提高H2O分子的解离效率. 另外, 在金属团簇的几何结构效应与杂质效应共同出现时, 杂质的影响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6.
本文提出液晶/水界面上氢键作用可以诱导热致型液晶(戊基联苯氰,简称: 5CB)发生取向转变.当液晶5CB膜接触酚类(如对硝基苯酚)水溶液的时候,由于酚类物质的酚羟基与液晶5CB分子中的氰基在液晶水界面上形成了氢键,在氢键的作用下使得液晶5CB由平行取向转变成了垂直取向.此外,还利用了液晶传感器可视化了酚类物质与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液晶/水界面上的界面现象提供新的思路,并且有望开发出基于氢键作用的液晶生物化学传感技术.  相似文献   
97.
应用商业软件CFX 计算了液态锂流速、热通量、冷却水的速度和温度对自由流动液态锂在热负荷作用下液态锂温度和水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锂温度随液态锂流速的增大而降低。热通量小于2MW·m-2 时,水冷能够满足对液态锂温度控制的要求;在更大热通量作用下,水冷却显现出冷却能力不足。增大冷却水流速是降低液态锂温度、提高冷却效率的有效途径;冷却水温度对液态锂温度和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8.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结合广义梯度近似研究了高压下盐岩相In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计算得到的晶格常数与实验值非常吻合,并发现Γ和X的带隙随压力增加而增大,而带隙在L点却并不明显. 计算出Γ点的带隙的压力系数是44 meV/GPa. 讨论计算得到的InN的光学性质,结合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  相似文献   
99.
制备了聚多巴胺-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PDA-rGO/GCE),以此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邻苯二酚(CC)和对苯二酚(HQ)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C和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峰电流与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相比有了明显增高,并且它们的氧化峰电位差和还原峰电位差均超过110 mV,证明该修饰电极用于两种酚的同时检测是可行的。在优化实验条件下,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CC和HQ同时进行检测,CC和HQ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均在1.0×10~(-6)~4.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分别为2.0×10~(-7) mol/L和3.6×10~(-7) mol/L。以所制备的修饰电极对自来水水样和湖水水样进行了加标回收检测,回收率在97.6%~100.6%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0.
在固体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些结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或理解不深人,特别是在晶格理论这一部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图片教学,使问题直观形象,简单明确,同时又结合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更深入准确地掌握问题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